有的父母可能發現, 過去說話很流利的孩子, 有一段時間突然不愛說話或者有口吃現象很普遍, 年齡在25-30個月尤其多。 造成這種情況可能有以下原因:
1、思維能力發展較快, 而語言技能比較差, 兩者不同步。
他想用語言表達一種思想, 但找不到合適的詞彙, 這“找合適詞彙”的過程就會出現口吃。 兩歲至三歲的年齡思維迅速發展, 往往會出現階段性的口吃, 過一個階段, 隨著語言能力的進步, 口吃現象會逐漸減少最終消失, 不必過份耽心。
2、模仿
可能是接觸到結巴的人, 或看電視看到有結巴的人表演等。
3、糾正過枉
由於你不願意聽到你那原來說話很流利的孩子講出結巴的話, 就注意他說話, 糾正他發音, 反而給孩子多聽結巴的話的機會, 說得就更多了。
4、一般與情緒無關
兩三歲的兒童發生口吃現象與情緒沒有直接關係, 家長們可以放心。
對於孩子結巴可以試著這樣做:
1、以平常心對待。 你如果緊張了, 說話的語氣音調就會流露出來, 孩子會受到暗示, 說話更不流利了。
2、絕對不要取笑, 恐嚇, 打罵。 當他的面不要和別人議論, 模仿他的結巴, 否則會更壞。
3、對他講話要慢。 每一個字要講清楚, 同時也要他講得慢, 別著急。 但是, 當他講話有些拖長音或者重複, 你就聽著, 不要重複學他, 等他講完, 過一會兒再讓他 說一遍,
4、唱歌。 一般歌曲本身往往有拖長音的字、重複的字, 比較適合他(選好歌曲)。 唱熟了以後再說歌詞, 使說的任務減少了大半, 對他來說就容易些。
5、以身示教。 和他一起說兒歌, 與他同聲口吃, 然後你一點一點改, 讓他模仿, 也有用。
6、抓住機會表揚。 當孩子有一點進步就要表揚, 不是全改了才表揚, 這樣可以建立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