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 氣溫開始逐漸變涼, 秋的腳步逐漸臨近了。 在季節交替的時候, 應該吃些什麼才對身體有益呢。 魚、蝦等既清淡, 又富含蛋白質, 能改善換季時節的食欲不振症狀;青菜、芹菜等食物能補充人體流失的鉀, 還能緩解疲勞無力。 下面, 一起看看夏秋之際的飲食方案吧。
方案一:注意優質蛋白攝入
夏秋交接這個季節許多人沒有食欲, 這時嘗試多吃一些清淡食物, 不僅可以促進食欲, 還能防病。 清淡飲食能清熱、斂汗、補液, 還能增進食欲。 多吃新鮮蔬菜瓜果, 既可滿足所需營養, 又可預防中暑。 主食以稀為宜,
專家強調, 清淡實質是少用油, 絕不是不沾葷腥。 現在更應注意蛋白質的攝入, 每日攝入量在70至90克為宜, 且最好一半以上為魚、蝦、雞肉、鴨肉、蛋、奶和豆製品等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的優質蛋白質。
方案二:兩素同補可防病
夏秋交接這個季節身體內部各種營養物質特別是無機鹽大量消耗, 再加上食欲不振, 活動減少, 整個人的身體狀況處於相對低下的水準, 攝入減少而消耗增多, 故不少人體重下降, 引發疾病。 因此, 注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維護健康的重要一環。
可選擇一些富含維生素和鈣的食物,
此外, 體內的鉀離子喪失也多, 具體的症狀是人體倦怠無力、食欲不振。 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 因此可酌情吃一些桃、李等水果, 蔬菜中的青菜、大蔥、芹菜、毛豆等含鉀也很豐富。
方案三:苦味食物不能少
許多人認為苦味食物算不上美味, 不過它卻是夏秋交接這個季節的健康食品。 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具有清熱、促進血液迴圈、舒張血管作用。 吃些苦味食物, 或飲用一些啤酒、咖啡等苦味飲料, 不但能提神醒腦, 還可以增進食欲、健脾利胃。
但是, 吃苦味食物也要因人而異。
方案四:清新綠茶宜養生
午後喝一口清香的綠茶, 是養生的上乘之選。
每天喝三杯以上綠茶的老人, 不僅患老年癡呆症的幾率較低, 他們在總體的記憶力、注意力上, 要明顯高於平時喝綠茶較少或不喝綠茶的人。 喝綠茶具有養生、抗癌、堅固牙齒、保護毛細血管以及提神的作用。 另外, 綠茶還含有大量的鉀, 飲綠茶可以幫助身體補充流失的鉀, 提高耐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