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氣候轉換、溫差懸殊大或溫熱潮濕之季節, 許多女性常會發生皮膚過敏的現象。 由於種種環境因素, 空氣中散佈的細菌孢子和花粉等致敏物質便會大量釋放出幾乎遍佈人體所有組織的化合物——組織胺, 引起鼻塞、打噴嚏、流涕、喉嚨發癢、眼皮腫脹等現象。 致使某些女性, 會出現全身皮膚奇癢、起疹塊和鱗屑、脫皮, 面部紅白不一、斑駁陸離等過敏症。
過敏症是一種文明病。 醫學上把過敏(變應性)分為4種不同的種類, 並以羅馬數字I至IV來命名。 其中最常見的是I型和IV型。 I型有時也被稱為“特應性”或者“速髮型變應性”。
對於皮膚過敏, 臨床多採用抗組織胺類藥物治療。 其雖能抑制組織胺釋放量, 但作用也很有限, 對許多過敏症狀不起效用, 而且還有副作用。 有些抗組織胺劑會令人昏昏欲睡和頭腦遲鈍。 過敏症研究專家認為, 最有效措施是尋找出過敏誘發因數, 避免再接觸這種物質。 但要在2萬種不同的誘發因數中準確地找到致病的因數,
對於治療皮膚過敏的外用激素類藥物如皮炎平等, 應注意:
1、不要塗在臉上, 因為這類藥會引起表皮萎縮、色素沉著等, 對面部皮膚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壞。
2、要在醫生明確診斷後使用, 因為這類藥物並非對所有的皮膚瘙癢都有效, 把體癬、疥瘡等誤認為是過敏而盲目使用這類藥物 ,
專家提醒:皮膚過敏在治療過程中, 除了要按照專科醫師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外, 個人在生活、飲食方面的合理安排也十分重要:
一、要遠離過敏原, 因為過敏症狀會永遠存在, 不可能根治, 只能隨時小心防範, 避免接觸有可能導致過敏的過敏原。 儘量避免皮膚長時間在強烈的日光下暴露, 否則易使皮膚發癢、紅腫。
二、禁止用手搔抓患處(如掀皮屑、擠水皰、搔抓皮膚等), 否則更容易使皮膚受損傷, 加重病情。
三、洗澡時不宜用熱水燙洗, 禁止使用有刺激性的沐浴露或香皂, 更不宜搓澡, 用溫水洗即可。 過敏發生在頭部的宜睡較高的枕頭, 發生在下肢的要儘量減少步行, 發生在軀幹的最好穿寬鬆面料光滑的內衣,
四、生活要有規律, 保持樂觀的心態, 避免精神過度緊張、焦慮。 長時間工作後一定要注意休息, 勞逸結合, 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具美容功效, 每天八小時的充分睡眠, 是任何護膚品都不能代替的。 適當的體育鍛煉, 運動能增進血液迴圈, 增強皮膚抵抗力和適應能力。
五、提倡清淡易消化飲食, 少喝酒, 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儘量減少吸煙、不吃牛肉、羊肉、魚蝦蟹等海鮮, 不吃辣椒、生蔥、生薑等刺激性食物, 不吃甜食、油膩的食物, 忌食燒烤、煎炸食品, 以防誘發或加重皮損。
多吃新鮮的水果,
溫馨提示:皮膚過敏症患者多知道化妝品不能亂用, 許多化妝品是致敏原之一。 要選對合適的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