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感冒不吃藥 1個穴位緩解感冒不適

中秋一過, 雖然白天依然豔陽高照, 氣溫很高, 但早晚漸漸轉涼, 稍不留意容易感冒, 流鼻涕、鼻塞、喉嚨痛, 有的人還會有耳鳴、耳塞……如果你的身邊沒有感冒藥, 或你的身體不允許吃感冒藥, 那不妨揉揉或灸灸外關穴, 感冒的不適會明顯緩解。

1個穴位緩解感冒不適

外關穴為手少陽三焦經的絡穴, 又是通陽維脈的八脈交會穴。 中醫認為, 奇經八脈之一的陽維脈是通過會通督脈而聯繫諸陽經的, 主一身之表, 又與主一身之裡的陰維脈相互作用, 從而達到陰陽“自相維”, 使各經之間互相聯絡, 從而調節氣血的盛衰。

《黃帝內經》曰:“犯賊風虛者, 陽受之。 ”即外感風邪最容易傷及人體的陽經和肌表, 使陽維脈對氣血調節失控, 所主體表的皮毛腠理開泄, 出現惡風寒、汗出、頭痛等症;皮毛腠理鬱閉而發熱。 因此, 刺激外關穴能通過調理陽維脈的氣機, 起疏風解表的作用, 治療各種感冒病症。

除此之外, 外關穴能夠通過疏通少陽經經氣, 起通經活絡止痛的作用, 在臨床還常用於治療偏頭痛、顳頜關節功能紊亂、腕管綜合征、肋間神經痛、落枕、急性腰扭傷等疾患。

操作方法

1、按摩法: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壓右手外關穴, 向下按壓, 按而揉之, 並屈伸活動右腕關節, 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 產生酸、麻、脹、痛、熱和走竄等感覺, 持續數秒後, 漸漸放鬆,

如此反復運算元次, 左右交替。 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 每日1次。

2、艾灸:治療時選用舒適的體位, 一般為坐位。 將艾灸點燃後放于外關穴上方, 距離皮膚約2~3釐米施灸, 使溫熱感向深處、遠處擴散, 以無灼痛為宜, 一般每次灸10~15分鐘, 以局部潮紅為度。 每日或隔日灸1次。

治感冒咳嗽6種食療

1、蘿蔔蔥白風寒咳嗽

蘿蔔1個、蔥白6根、生薑15克。 用水三碗先將蘿蔔煮熟,再放蔥白、薑、煮剩一碗湯.連渣一次服。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風寒咳嗽, 痰多泡沫, 伴畏寒, 身倦酸痛等。

2、紅糖姜棗湯治傷風咳嗽

紅糖30克、鮮薑15克、紅棗30克。 以水三碗煎至過半, 頓服, 服後出微汗即愈。 驅風散寒;治傷風咳嗽;胃寒刺痛;產後受寒腹瀉;惡陰等。

3、蕪荽湯平傷風咳嗽

芫荽(香菜)30克、飴糖30克、大米100克。

先將大米洗淨, 加水煮湯, 取大米湯三湯匙與蕪荽, 飴糖攪拌後蒸10分鐘, 趁熱一次服, 注意避風寒;發汗透表, 治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蘿蔔蜂蜜治風寒咳嗽

大白蘿蔔1個、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黃2克。 將蘿蔔洗淨,切片, 放入碗內, 倒入蜂蜜及白胡椒, 麻黃等共蒸半小時趁熱頓服, 臥床見汗即愈;發汗散寒、咳化痰、治風寒咳嗽。

5、羊蜜膏治虛勞咳嗽肺痿

熟羊脂250克、熟羊髓250克、白沙蜜250克、生薑汁100毫升、生地黃汁500毫升。 羊脂煎, 令沸;次下羊髓, 又令沸;次下蜜, 地黃, 生薑汁, 不住手攪, 微火熬數沸成膏。 每日空腹溫酒調1匙, 或做姜湯或做粥食亦可。 補虛潤肺、祛風化毒、治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虛勞瘦弱、咳嗽肺痿、還有潤肺潤膚的功效。

6、鮮梨貝母治咳嗽肺癰

鮮梨500克、貝母末6克、白糖30克。 將梨去皮剖開, 去核, 把貝母末及白糖填入, 合起放在碗內蒸熟。 早晚分食, 清熱化痰, 散結解表, 用治咳嗽或肺癰、症見胸痛、寒戰、咳嗽、發熱、口幹、咽燥、痰黃腥臭或膿血痰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