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寶患了腹瀉後, 雖然多方治療卻總是不見好轉, 病情持續2周以上甚至幾個月。 同時胃口不佳, 體重增長慢。 家長心裡焦急萬分, 其實, 寶寶患了腹瀉, 除及時治療外, 家庭飲食護理也十分重要:
⊙調整好寶寶的飲食, 減輕胃腸道負擔。 常見的腹瀉原因有:進食量過多或次數過多, 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喂的食物不當, 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或餵養不定時, 胃腸道不能形成定時分泌消化液的條件反射, 使機體消化功能降低等。 此外, 由於食物或用具污染, 使寶寶吃進帶細菌的食物, 引起胃腸道感染導致腹瀉。
推薦:治療小兒腹瀉的食物
蛋黃膳:將雞蛋煮熟後去殼和蛋白, 用蛋黃放在鍋內小火熬煉取油, 1歲內嬰兒每天一個蛋黃油, 分2-3次服, 3天為一個療程, 治療腹瀉, 並有補脾益胃止瀉作用;雞蛋黃加少許麵粉和薑絲所蒸出的雞蛋餅也有同等功效。
蘋果膳:蘋果含鞣酸, 有止瀉作用。 蘋果一隻洗淨,
栗糊膳:用3~5個栗子, 去殼搗爛, 加水煮成糊狀, 加糖調味後食用, 每天2~3次, 有溫中止瀉作用。
另外還有桔棗茶、胡蘿蔔湯等均有健脾止瀉作用。 康復期可用的膳食有白米粥、面片、藕粉、雞蛋、清蒸魚、鹹味雞蛋羹等。
焦米湯: 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 炒到顏色發黃, 再加適量的水和糖, 然後燒成糊狀就可以了。 米粉加水以後再加熱, 就成了糊精。 糊精容易消化, 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胡蘿蔔湯: 胡蘿蔔是鹼性食物, 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 吸附腸粘膜上的細菌和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