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體質的偏頗是疾病發生的內因, 是決定疾病發展過程及證候類型演變的重要因素。 體質和證密切相關, 體質因素決定著疾病的發生和證型, 決定證的轉歸和疾病的預後, 體質和證共同反映著人的生理病理狀態。 體質決定著證候種類的傾向性, 又是決定病性、病位、病程階段和病變趨勢的重要因素。 中醫證候類型是對人體疾病狀態下臟腑氣血陰陽盛衰情況及病因、病位元等方面的概括, 是機體發病時的階段性表現, 具有快速轉變的特點。 證候的傳化除與疾病固有規律作用有關外, 還與機體內外環境包括體質因素對病變的影響以及治療措施及時、合理與否有關。
一般而言, 食管癌患者往往整體狀況較差, 早、中期患者表現瘀、痰等陽證, 到後期體質以虛弱為主者較多見;另一方面, 食管癌病變局部腫瘤是機體臟腑氣血陰陽運行失調的局部反映, 局部實質病灶又進一步阻礙了機體的陰陽平衡運動, 從而使患者體質又呈現出某些偏盛失調, 在綜合病理因素作用下發病, 表現為相應的證候。
痰濕體質是由於津液運化失司, 痰濕凝聚以粘滯重濁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瘀血體質是體內有血液運行不暢的潛在傾向或瘀血內阻的病理基礎, 從而導致臟腑或組織的血液循行障礙, 表現出以血瘀為主要特徵的體質類型
痰濕體質與食管癌證候痰濕體質的特徵是:體形肥胖、腹部肥滿鬆軟, 常見表現:多汗且粘, 胸悶, 痰多, 面色淡黃而暗, 眼胞微浮, 容易困倦, 平素舌體胖大, 舌苔白膩, 口粘膩或甜, 身重不爽, 脈滑, 喜食肥甘甜粘, 大便正常或不實, 小便不多或微混。 從屬於此型體質食管癌患者的臨床症狀來看, 發病早期多表現為痰濕阻滯於內的症狀 :吞咽梗阻, 胸膈疼痛, 噯氣呃逆, 嘔吐痰涎, 舌質紅, 苔薄膩, 脈弦滑;大部分患者身形偏胖, 經過先天因素和長期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痰濕體質, 在生活地區、情緒、飲食等綜合因素作用影響下發為食管癌, 表現出痰濕阻滯的一系列症狀。
瘀血體質的特徵是:瘦人居多;臨床表現為:平素面色晦黯,
人體津液與血液之間關係極為密切。 從來源上講, 津血同源, 津液是血液的組成部分, 脈內血液與脈外津液之間可以互生互化;從運行上講, 津血同行, 都需氣的推動和氣機調暢。 由於津血之間生理上存在以上聯繫, 因而在形成不良體質過程中也有類似的相互影響, 即“痰多挾瘀”、“痰瘀互結”等。 痰濕體質者, 津液代謝運行偏於遲緩, 特別是血中津液易滯, 形成血中濁脂升高, 血行不暢之瘀血體質。 該種體質有較為典型的痰濕特點, 同時又有瘀血體質的徵象, 表現為:形體偏肥胖, 腹部腰圍鬆軟肥大, 面色、皮膚偏晦黯或有紅絲赤縷,
痰濕兼瘀血體質食管癌患者如失于調治, 因痰氣交阻日久, 瘀象漸現。 痰阻使血難行, 血瘀則痰難化。 痰滯日久, 必致血瘀, 瘀血內阻, 致痰愈結, 痰瘀交阻, 則病難解。 因病情進展, 臨床表現逐漸加重, 痰瘀互結, 有形之物阻於食管, 吞咽困難漸甚, 水飲難下, 食入即吐。 瘀血內結阻絡, 胸膈疼痛, 痛有定處, 若絡傷滲血, 則吐出物如赤豆汁, 或大便色黑。 痰瘀為津液所化, 津液耗傷, 食管失潤則口乾咽燥, 腸失潤澤, 故大便幹結, 堅如羊屎等,出現一派痰濕瘀血並存之象。誠然,體質具有相對穩定性,即具有可變性,這為中醫改善體質提供了理論依據;疾病證候病機也是在變化發展,對於證候表現和患者體質相為一時,改善體質即為對證治療。從中醫體質角度把握食管癌患者證候發展規律,可以為臨床診治提供新思路!
堅如羊屎等,出現一派痰濕瘀血並存之象。誠然,體質具有相對穩定性,即具有可變性,這為中醫改善體質提供了理論依據;疾病證候病機也是在變化發展,對於證候表現和患者體質相為一時,改善體質即為對證治療。從中醫體質角度把握食管癌患者證候發展規律,可以為臨床診治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