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釣魚餌料 如何用玉米製作餌料

許多釣魚的人都喜歡買魚餌去釣魚, 這樣很方便, 但是隨著天氣越來越冷, 發現用買來的釣魚餌料往往魚兒都不上鉤。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釣魚技巧就是:用玉米自己製作釣魚餌料, 快來學習吧。

釣魚餌料

用玉米粒作誘餌, 按照總體的誘魚效果由強到弱排列, 依次為嫩玉米粒、發酵玉米粒、煮熟的玉米粒、老玉米粒。 但對於專釣某種物件魚來說, 最佳誘魚效果並不意味著釣獲多少, 如果墨守成規, 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

比如我們在主攻大青魚的時候, 最好使用未經侵泡的老玉米粒。 當然, 青魚也喜歡吃鮮嫩或發酵的玉米粒,

但老玉米粒只有大青魚能咬碎, 而小青魚、大草魚、大鯉魚則有些困難, 更不用說魴、鯿等魚類了。 如果我們使用老玉米粒掛鉤施釣, 即使引來成千上萬種魚類, 率先咬鉤的也通常是大青魚。

但如果我們釣獲了其他魚種, 就會驚跑大青魚。 當然, 用鮮嫩的玉米粒和發酵的玉米粒來打窩, 只要量足夠大, 待小魚都吃跑了, 釣點中還存有大量的玉米粒, 這也會使姍姍來遲的大魚因吃到足夠的玉米粒而不願離去, 這時可換用專釣大魚的釣具去釣獲它們。 在釣大魚的同時穿插使用釣小魚的釣具, 也不失為一種挑戰黑坑的上策。 從理論上講, 在魚群密度足夠或是剛剛放魚的黑坑中施釣, 每10斤玉米粒便可換回約30斤的魚獲,

甚至更多。

在這裡, 我不得不說一下浸泡到發酵的老玉米。 發酵的老玉米會從嗅覺、視覺、觸覺等方面對魚類的感覺器官造成刺激。 發酵至酸臭的老玉米粒所釋放出來的液體對多種魚類(特別是草魚)有極強的誘惑力, 這便是發酵老玉米的嗅覺誘魚功效。

就視覺方面而言, 淡黃色的玉米粒與水底的河泥形成鮮明的色差, 對於視力極佳的魴、鯿、鯉、翹嘴等魚類具有極強的誘惑力, 而對於以觸鬚在水底探索食物的鯉魚來說, 如果其吃慣了玉米粒, 碰上同樣大小的石子也會咬上一口。 魚類在缺氧的水底將玉米粒大量吸入口中之後, 會上浮至富氧水層慢慢咀嚼, 此時它們會把口腔內過多的玉米粒吐出,

而玉米粒下落時呈現出的狀態會刺激周圍的魚類, 吸引它們爭相追逐搶食。

提到玉米粒下落會吸引魚兒前來搶食, 很多釣友可能會說玉米粉的散落狀態豈不是更好?玉米粉確實對青魚等魚類有著一定的誘惑力, 而且魚兒確實也能濾食到。 如果將發酵的玉米粉握成乒乓球大小, 以每2分鐘一團的頻率打入釣點, 在風吹浪湧的作用下, 玉米粉顆粒可以散播出很遠, 特別是曾經吃過玉米粒的魚類都會被這種味道所吸引。 但是, 玉米粉對草魚的誘惑力則不盡如人意, 甚至還不如發酵老玉米的浸出液。

在黑坑施釣, 用玉米粒打窩的深度和距離也是講究的:水質清澈要打遠打深, 水質渾濁要打近打淺。 以水深2米、離岸8米遠的釣點為例,

施釣是最好一窩只下一竿, 不要以為多一竿便會提高一倍的咬鉤率。 因為我們撒下的是千千萬萬粒玉米, 竿子多了只會為遛魚帶來麻煩。

如果我們用玉米粒誘來的魚兒不多, 或者魚兒越釣越小, 越釣越少, 我們就可以考慮放棄這處黑坑了, 或者過一段時間再來釣。 當然, 在放棄前還有一招兒, 那就是一邊正常施釣, 一邊將大量發酵玉米粉拋入窩中, 這樣做有時也會產生奇跡。 用發酵玉米粒裝鉤施釣, 一天之中何時上什麼魚也有基本的規律:早間多上鯉魚、青魚, 上午多上草魚, 中午和下午釣浮可釣獲魴魚、鯿魚及草魚, 傍晚多上青魚, 晚間基本多上鯉魚。

玉米粒在浸泡發酵前最好先篩選一下,

將小粒、碎粒篩選出來用於打粉, 而大顆粒的玉米粒則用於引誘、掃蕩大魚。 在一般情況下, 吃慣了玉米粒的魚兒均可被一一釣獲, 而且在施釣的過程中我們能摸索出每次應投喂多少窩料。 一般情況下, 我們在下竿前初次打窩的時候應先打入500-1000克玉米粒, 正式開始試釣之後再陸續補窩。

切記, 當魚兒覺得饑餓且沒有玉米可吃的時候, 它們便會游向遠處覓食, 這一去或許在短時間內就不會來了。 要知道, 我們哪怕在塘底鋪滿玉米粒, 魚兒還是會因為好奇心和貪玩兒的本性而被釣獲。 另外, 吃慣了玉米粒的魚兒卻不能被釣獲的原因只有一個, 那就是受到驚嚇。 在釣黑坑的時候, 我們應注意控制人影和竿影, 因為多數黑坑的水域面積有限, 因談笑風生或是揮竿幅度過大而驚走物件魚的現象是最不應該發生的。

原生態魚餌

什麼叫原生態魚餌,即沒有人為加工痕跡,或者說人為加工痕跡很少的餌料。比如蚯蚓和新鮮的嫩玉米,就是原生態餌料的典型代表。兩種東西在野釣中的效果是最出類拔萃的,而且它們的作用無可替代。

我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假設面對一群原始人,作為一個廚師該怎麼做菜?按照現代科學的營養需求,脂肪含量要低,膽固醇要低,低糖低碳,維生素、植物纖維要提上去等等是吧?可是真正受他們歡迎的也許就是一頓肉,加了少許鹽可以大塊朵頤填滿肚子的肉,不管怎麼做,熟了即可。這就是原始人的追求。同樣道理,簡單的東西也是原生態下魚類的最愛食譜。

那麼鯽魚或者魚苗為啥對商品餌情有獨鍾呢?它們和鯉魚生活在同一片水域中啊!道理很簡單,鯽魚和小魚苗更貪吃,由於它們數量大以及魚苗生長的迫切需求,對一切可吃的東西都趨之若鶩,加上商品餌本身更容易在水中溶解擴散,所以更容易吸引這類戒備心較差的小型魚聚集在釣點內,這就是商品餌的優勢,但也是劣勢,因為在原生態下經過殘酷的優勝劣汰成長起來的大型魚類進食更加謹慎多疑。

有人告訴我釣60斤以上的大青魚所用的田螺千萬不要剝殼,否則大青魚不吃。田螺肉和帶殼的田螺相比較哪個更容易被魚吞咽?一目了然,田螺肉應該吃起來更方便,但是大青魚卻拒食;即便是釣稍小一些的青魚用的田螺肉也不要用純肉,一定要帶著內臟,否則也會被拒食。

因為如果沒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和狡猾多疑的心性,它們很難長大,這是它們賴以生存的本錢。它們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躲過一個個陷阱的過程。這種現象也反映出商品餌不是萬能的。再打個比方,在出產青玉米的季節裡,隨處可見的鮮嫩玉米可以說是萬能魚餌,也就是從那幾天開始,一年中上大魚的旺季也開始了。這個時候假設用漁具店內出售的經過各種炮製的品牌嫩玉米作餌,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青玉米就是純碎的原生態魚餌,用它釣魚最保守也最有效。

此外,我們還可以比較一下鮮活的蚯蚓和蚯蚓粉、活紅蟲和紅蟲粉、活蝦和蝦粉等等,經過實踐不難發現,原生態的魚餌總比經過人為加工的效果好,人工的痕跡越輕,釣魚的效果越好。野釣,用餌是關鍵。在特定的環境下或者針對特定的目標魚時,用傳統的餌料似乎是固步自封的保守做法,但也許恰恰是最聰明最正確的做法。傳統的魚餌並不是一無是處,再貴的商品餌也未必能取代它。

結語:在這個寒冷的季節,想要成功的釣到魚是有許多的技巧的,本文就是介紹了關於魚餌的製作技巧,自己製作魚餌不僅有趣,關鍵是可以根據當時釣魚的情況靈活的製作釣魚餌料,購買的餌料就沒有那麼靈活了。

因談笑風生或是揮竿幅度過大而驚走物件魚的現象是最不應該發生的。

原生態魚餌

什麼叫原生態魚餌,即沒有人為加工痕跡,或者說人為加工痕跡很少的餌料。比如蚯蚓和新鮮的嫩玉米,就是原生態餌料的典型代表。兩種東西在野釣中的效果是最出類拔萃的,而且它們的作用無可替代。

我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假設面對一群原始人,作為一個廚師該怎麼做菜?按照現代科學的營養需求,脂肪含量要低,膽固醇要低,低糖低碳,維生素、植物纖維要提上去等等是吧?可是真正受他們歡迎的也許就是一頓肉,加了少許鹽可以大塊朵頤填滿肚子的肉,不管怎麼做,熟了即可。這就是原始人的追求。同樣道理,簡單的東西也是原生態下魚類的最愛食譜。

那麼鯽魚或者魚苗為啥對商品餌情有獨鍾呢?它們和鯉魚生活在同一片水域中啊!道理很簡單,鯽魚和小魚苗更貪吃,由於它們數量大以及魚苗生長的迫切需求,對一切可吃的東西都趨之若鶩,加上商品餌本身更容易在水中溶解擴散,所以更容易吸引這類戒備心較差的小型魚聚集在釣點內,這就是商品餌的優勢,但也是劣勢,因為在原生態下經過殘酷的優勝劣汰成長起來的大型魚類進食更加謹慎多疑。

有人告訴我釣60斤以上的大青魚所用的田螺千萬不要剝殼,否則大青魚不吃。田螺肉和帶殼的田螺相比較哪個更容易被魚吞咽?一目了然,田螺肉應該吃起來更方便,但是大青魚卻拒食;即便是釣稍小一些的青魚用的田螺肉也不要用純肉,一定要帶著內臟,否則也會被拒食。

因為如果沒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和狡猾多疑的心性,它們很難長大,這是它們賴以生存的本錢。它們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躲過一個個陷阱的過程。這種現象也反映出商品餌不是萬能的。再打個比方,在出產青玉米的季節裡,隨處可見的鮮嫩玉米可以說是萬能魚餌,也就是從那幾天開始,一年中上大魚的旺季也開始了。這個時候假設用漁具店內出售的經過各種炮製的品牌嫩玉米作餌,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青玉米就是純碎的原生態魚餌,用它釣魚最保守也最有效。

此外,我們還可以比較一下鮮活的蚯蚓和蚯蚓粉、活紅蟲和紅蟲粉、活蝦和蝦粉等等,經過實踐不難發現,原生態的魚餌總比經過人為加工的效果好,人工的痕跡越輕,釣魚的效果越好。野釣,用餌是關鍵。在特定的環境下或者針對特定的目標魚時,用傳統的餌料似乎是固步自封的保守做法,但也許恰恰是最聰明最正確的做法。傳統的魚餌並不是一無是處,再貴的商品餌也未必能取代它。

結語:在這個寒冷的季節,想要成功的釣到魚是有許多的技巧的,本文就是介紹了關於魚餌的製作技巧,自己製作魚餌不僅有趣,關鍵是可以根據當時釣魚的情況靈活的製作釣魚餌料,購買的餌料就沒有那麼靈活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