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資料表明, 早產兒吸氧併發視網膜病變的幾率為15%至30%, 早產兒吸氧可致失明 , 雖然並非完全因吸氧引起。 但家長一定要警惕, 吸氧副作用, 避免高濃度、長時間吸氧。 視網膜病變初期, 患兒的外觀基本正常, 不易被家長察覺, 容易使人麻痹大意。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病程通常分為五期, 在第一期、第二期時, 病變有一部分可自愈;到第四期則很嚴重, 雖然可進行手術治療, 但效果較差。 如果發展到第五期, 則有極大的危險致終身失明。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 從三期到四期病情變化非常快, 只有短短的數天,
專家建議:對於出生體重在1500克以下或胎齡在28周以內的, 出生後曾接受過長期吸氧的嬰兒, 家長應在孩子出生4周內及時帶孩子到專業的眼科醫院進行檢查, 以便早期發現, 及時治療視網膜病變的問題。
如遇到早產兒或低體重兒出生後因血管發育不完全而出現呼吸窘迫的情況, 的確需要人工吸氧。 可以說人工吸氧已成為了搶救早產兒生命不可缺少的手段。
但即使氧氣能將早產兒從危重的病情中搶救過來, 我們也需要警惕若給早產兒吸入高濃度氧氣,
故此在給早產兒進行吸氧治療時, 醫生一般會控制氧氣濃度, 使其在40%以下, 並且時間也不宜過長。 此外, 家長還需定期帶早產寶寶到醫院做眼科檢查, 密切監測病程發展, 一旦發現寶寶有視網膜病變跡象, 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若是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或將導致嬰兒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