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慢性骨關節疾患的緩解作用
踢毽子是一項比速度、比耐力、比技術的運動, 經常踢毽子可以調節人的眼、腦、神經、四肢, 通過下肢踢、落、跳、挪、轉、磕、盤、拐等動作, 使腳、腿、腰、頸、眼各部得到鍛煉, 發展速度、耐力、靈敏、反應、柔韌、彈跳、協調等素質。 通過鍛煉對機體相關部位或疾病相關症狀的作用帶來的積極結果。 直接的結果譬如對頸椎病、肩頸部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等慢性骨關節疾患的緩解作用。
有專家還專門以踢毽子為手段, 制定出用以治療腳部畸形的方案, 據說對“八字腳”的矯正能收到明顯效果。
可延緩衰老提高抗病力
踢毽子能促進全身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增強心肺功能。 踢毽子還可以促進腿部肌肉的增強和青少年骨骼的健康成長, 達到提高肌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
可防糖尿和癡呆
踢毽子對糖尿病患者有特殊的作用。 糖尿病人由於營養過剩、體育鍛煉缺乏, 致使下肢萎縮, 而踢毽子以人的腿部、腳部活動為主, 帶動全身血液迴圈, 對調節人體血糖起很重要的作用, 而且對頸椎、腰椎間盤突出、肩頸部疾病、坐骨神經、近視、老年癡呆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踢毽子幾點注意
踢毽子屬於運動比較激烈的項目, 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病等嚴重疾患的人, 要慎重參與, 妥善掌握好尺度。 就是身體健康者, 也要按循序漸進的原則, 在活動時間、方式上合理安排, 運動量要從小到大逐漸堅加, 運動方式宜從簡單到複雜慢慢升級。 同時, 最好能瞭解一定的人體生理和骨關節方面的知識, 掌握好踢毽子的基本技巧, 不能盲目蠻踢, 以免造成崴腳、傷筋、摔傷、骨折或其他更嚴重的傷害來。
上面給大家介紹了老人踢毽子的幾個好處以及踢毽子能預防的疾病, 不過老人踢毽子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刻意追求, 不要太過激烈, 慢慢的來才能不讓身體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