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疸的病因病機

黃疸是由於感受濕熱疫毒等外邪, 導致濕濁阻滯, 脾胃肝膽功能失調, 膽液不循常道, 隨血泛溢引起的以目黃、身黃、尿黃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肝膽病證。

黃疸為臨床常見病證之一, 男女老少皆可罹患, 但以青壯年居多。 歷代醫家對本病均很重視, 古代醫籍多有記述, 現代研究也有長足進步, 中醫藥治療本病有較好療效, 對其中某些證候具有明顯的優勢。

病因病機

黃疽的病因主要有外感時邪, 飲食所傷, 脾胃虛弱及肝膽結石、積塊瘀阻等, 其發病往往是內外因相因為患。

1、外感時邪外感濕濁、濕熱、疫毒等時邪自口而人,

蘊結於中焦, 脾胃運化失常, 濕熱薰蒸於脾胃, 累及肝膽, 以致肝失疏泄, 膽液不循常道, 隨血泛溢, 外溢肌膚, 上注眼目, 下流膀胱, 使身目小便俱黃, 而成黃疸。 若疫毒較重者, 則可傷及營血, 內陷心包, 發為急黃。

2、飲食所傷饑飽失常或嗜酒過度, 皆能損傷脾胃, 以致運化功能失職, 濕濁內生, 隨脾胃陰陽盛衰或從熱化或從寒化, 薰蒸或阻滯於脾胃肝膽, 致肝失疏泄, 膽液不循常道, 隨血泛溢, 浸淫肌膚而發黃。 如《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曰:“穀氣不消, 胃中苦濁, 濁氣下流, 小便不通, 身體盡黃, 名曰穀疸。 ”

3、脾胃虛弱素體脾胃虛弱, 或勞倦過度, 脾傷失運, 氣血虧虛, 久之肝失所養, 疏泄失職, 而致膽液不循常道, 隨血泛溢,

浸淫肌膚, 發為黃疸。 若素體脾陽不足, 病後脾陽受傷, 濕由內生而從寒化, 寒濕阻滯中焦, 膽液受阻, 致膽液不循常道, 隨血泛溢, 浸淫肌膚, 也可發為黃疽。

此外, 肝膽結石、積塊瘀阻膽道, 膽液不循常道, 隨血泛溢, 也可引起黃疽。

黃疸的發病, 從病邪來說, 主要是濕濁之邪, 故《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有“黃家所得, 從濕得之”的論斷;從臟腑病位來看, 不外脾胃肝膽, 而且多是由脾胃累及肝膽。 黃疸的發病是由於內外之濕阻滯於脾胃肝膽, 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 肝失疏泄, 或結石、積塊瘀阻膽道, 膽液不循常道, 隨血泛溢而成。 病理屬性與脾胃陽氣盛衰有關, 中陽偏盛, 濕從熱化, 則致濕熱為患, 發為陽黃;中陽不足, 濕從寒化, 則致寒濕為患,

發為陰黃。 至於急黃則為濕熱夾時邪疫毒所致, 也與脾胃陽氣盛衰相關。 不過, 正如《丹溪心法·疸》所言:“疸不用分其五, 同是濕熱。 ”臨床以濕從熱化的陽黃居多。 陽黃和陰黃之間在一定條件下也可相互轉化, 陽黃日久, 熱泄濕留, 或過用寒涼之劑, 損傷脾陽, 則濕從寒化而轉為陰黃;陰黃重感濕熱之邪, 又可發為陽黃。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