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理解中醫“心主神志”的理論?

神志, 即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 現代生理學認為, 人的精神思維活動, 是大腦的功能, 即大腦對客觀外界事物的反映。 但中醫學認為“心主神志”。 所以, 《靈樞·邪客篇》說: “心者, 精神之所舍也。 ”《靈樞·本神篇》又說:“任物者謂之心。 ”也就是說, 能擔任反映客觀事物這種功能活動的是心臟。 這一認識, 幾千年來廣泛流傳於人民群眾之中, 故有心情、心意、心思、心願等詞語, 成為人們的習慣語言。 而心所營運的血液, 又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 所以《靈樞·本神篇》說:“心藏脈, 脈舍神。 ”脈, 就是血脈。 可見心主神志的功能, 與它營運血液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心所營運的血脈充盈, 則神志清晰, 思考敏捷, 精神旺盛。 總之, 心主神志的功能必須在心主陽氣、心主血脈的功能正常時, 才能相互為用, 互相促進。 心臟具有充分的陽氣, 才能營運血脈;有足夠的血脈, 才能蘊蓄陽氣, 安神定志;只有具備寧靜的神志, 才能較好地支配陽氣和血脈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