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肩關節脫位的4種治療方法

肩關節由關節盂和肱骨頭以及周圍的肩關節囊和韌帶組成, 正常情況下肱骨頭在關節盂內, 當外傷造成肱骨頭脫出關節盂即為肩關節脫位, 根據肱骨頭脫位的方向分為肩關節前脫位和後脫位。 肩關節脫位在年輕、運動員人群中最常見, 脫位後應儘快復位, 現在小編向大家介紹4種肩關節脫位治療法。

1、手術復位

有少數肩關節脫位需要手術重定, 其適應症為:肩關節前脫位併發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向後滑脫阻礙手法復位者;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 骨折片卡在肱骨頭與關節盂之間影響復位者;合併肱骨外科頸骨折,

手法不能整複者;合併喙突、肩峰或肩關節盂骨折, 移位明顯者;合併腋部大血管損傷者。

2、手法復位

脫位後應儘快復位, 選擇適當麻醉, 使肌肉鬆弛並使復位在無痛下進行。 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劑下進行。 習慣性脫位可不用麻醉。 復位手法要輕柔, 禁用粗暴手法以免發生骨折或損傷神經等附加損傷。

(1)足蹬法

患者仰臥, 術者位於患側, 雙手握住患肢腕部, 足跟置於患側腋窩, 兩手用穩定持續的力量牽引, 牽引中足跟向外推擠肱骨頭, 同時旋轉, 內收上臂即可復位。 復位時可聽到響聲。

(2)科氏法

手法步驟:一手握腕部, 屈肘到90度, 使肱二頭肌鬆弛, 另一手握肘部, 持續牽引, 輕度外展, 逐漸將上臂外旋,

然後內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線, 再內旋上臂, 此時即可復位。 並可聽到響聲。

(3)牽引推拿法

傷患仰臥, 一助手用布單套住胸廓向健側牽拉, 第二助手用布單通過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牽拉, 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牽引並外旋內收, 三方面同時徐徐持續牽引。 術者用手在腋下將肱骨頭向外推送還納復位。 二人也可做牽引復位。

復位後肩部即恢復鈍園豐滿的正常外形、腋窩、喙突下或鎖骨下再摸不到脫位的肱骨頭, 搭肩試驗變為陰性, X線檢查肱骨頭在正常位置上。 如合併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 因骨折片與肱骨幹間多有骨膜相連, 在多數情況下, 肩關節脫位復位後撕脫的大結節骨片也隨之復位。

3、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的治療

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多見於青壯年, 究其原因, 一般認為首次外傷脫位後造成損傷, 雖經復位, 但未得到適當有效的固定和休息。 由於關節囊撕裂或撕脫和軟骨盂唇及盂緣損傷沒有得到良好修復, 肱骨頭後外側凹陷骨折變平等病理改變, 關節變得鬆弛。 以後在輕微外力下或某些動作, 如上肢外展外旋和後伸動作時可反復發生脫位。

4、陳舊性肩關節脫位的治療

肩關節脫位後超過三周尚未復位者, 為陳舊性脫位。 關節腔內充滿瘢痕組織, 有與周圍組織粘連, 周圍的肌肉發生攣縮, 合併骨折者形成骨痂或畸形癒合, 這些病理改變都阻礙肱骨頭復位。

陳舊性肩關節脫位的處理:脫位在三個月以內, 年輕體壯,

脫位的關節仍有一定的活動範圍, X線片無骨質疏鬆和關節內、外骨化者可試行手法復位。 復位前, 可先行患側尺骨鷹嘴牽引1~2周;如脫位時間短, 關節活動障礙輕亦可不作牽引。 復位在全麻下進行, 先行肩部按摩和作輕輕的搖擺活動, 以解除粘連, 緩解肌肉痙攣, 便於復位。

必須注意, 操作切忌粗暴, 以免發生骨折和腋部神經血管損傷。 若手法復位失敗, 或脫位已超過三個月者, 對青壯年傷患, 可考慮手術復位。 如發現肱骨頭關節面已嚴重破壞, 則應考慮作肩關節融合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 肩關節復位手術後, 活動功能常不滿意, 對年老患者, 不宜手術治療, 鼓勵患者加強肩部活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