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的發作是由腦部神經異常放電引起的, 人們對它的症狀表現頗為熟悉, 但對其生理特徵並不十分瞭解。
癲癇的生理特徵
癲癇是一種慢性腦部疾病, 以腦部神經元過渡放電而致反復和短暫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徵。 腦部興奮性過高的神經元突然、過度的重複放電, 導致腦功能突發性、暫時性紊亂, 臨床表現為短暫的感覺障礙, 肢體抽搐, 意識喪失, 行為障礙或植物神經功能異常, 稱為癲癇發作。 可分大發作、小發作、局限性發作和精神運動性發作等, 具有間歇性、短時性和刻板性的共同特點。
癲癇的心理特徵
1、憂鬱
這本身是一種發病因素。 一旦患了癲癇, 憂鬱的特徵更加明顯。 心理負擔加重, 悶悶不樂, 心情不暢, 時間久了, 會形成較嚴重的精神抑鬱症, 給患者造成生活痛苦, 心理負擔, 影響治療效果。
2、孤獨
有的患者意識到自己是個癲癇病人, 工作。 生活及學習方面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不能和正常人一樣。 於是便陷入孤獨、不願和大家在一起。 不願參加集體活動。 特別是青春期的小患者, 孤獨感更強烈些。
3、自卑
常見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患者本身。 因為癲癇發作不分時間。 不分地點、場合、發作稍多。
4、悲觀
由於上述幾個特徵存在。 患者受到極大的心理創傷, 是產生悲觀情緒的一個原因。 癲癇是一種難治的病。 長時間治療, 對患者身心都造成嚴重的影響。 動搖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易產生悲觀絕望的心理。
癲癇的反復發作, 對患者的危害尤為嚴重, 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減少癲癇的發作, 儘量降低癲癇症的危害。 瞭解癲癇的這些生理及心理特徵, 對癲癇的防治和護理都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