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特發性癲癇和癲癇綜合征的各種表現(二)

【小兒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

小兒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EEC)起病於3~13歲, (高峰9~10歲), 發作多在入睡時, 為短暫的面部一側性抽搐, 有泛化傾向。 發作多在15~16歲緩解, 預後良好。 EEG顯示中央顳區限局性棘波, 也可為多灶性棘波, 左右側交替出現。 慢波睡眠時異常放電增多, 可出現電持續狀態。

本病的臨床發作和EEG特點都有遺傳性。 在沒有臨床發作的一級親屬中, EEG異常比一般人群明顯增高, 且其異常可能是限局性的, 也可為彌漫性的。 提示作為癲癇發作基礎的腦皮質興奮性增高, 無論是限局性增高或彌漫性增高,

都有一個共同的遺傳易感性, 而且這種遺傳性癲癇易感性常常只表現為EEG遺傳, 只有一部分出現臨床發作。

現證明, 本病的遺傳方式或為多基因遺傳, 或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伴年齡依賴性外顯。 顯性遺傳的BECTS與染色體15q14連鎖, 與n乙醯膽鹼受體α7的基因相鄰(1998)。 少年肌陣攣癲癇的候選基因也在此區內, 但已排除與之有關。

另有一種癲癇, 其中央區發作與運動誘發性肌張力不全同時存在, 基因在染色體16qll-12.2(1999), 其特徵與顯性遺傳的嬰兒驚厥和陣發性舞蹈手足徐動相重疊。 此區的候選基因編碼幾種離子通道和神經遞質(參見錐體外系疾病章)。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夜間額葉癲癇】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夜間額葉癲癇(ADNFIE)體顯性遺傳,

伴57%的外顯率。 1989年的國際癲癇分類法尚未將本病列入。 起病高峰在8歲。 發作在夜間, 為局部性運動性發作, 也可有繼發全身性泛化。 發作頻, 成簇。 EEG在發作時有額區棘波或節律性慢波活動。 有時強直性或多動樣的發作可誤為小兒在非動眼睡眠期出現的睡眠肌陣攣、搖頭等。 EEG可以鑒別。

本病第一個基因位點在染色體20q13.2(1995), 編碼n乙醯膽鹼受體4亞基的M2域, 這裡有一個錯義突變, 即在密碼子248處絲氨酸代替了苯丙氨酸。 還有一種不同的突變形式, 即在此區域有亮氨酸插入, 故有等位基因異質性。 第二個基因位於染色體15q24(1998), 在乙醯膽鹼受體α4、α5、β4亞基附近。 膽鹼能受體與驚厥易感性有重要的關係。 乙醯膽鹼受體α4亞基的基因突變可致Ca++通透性減低,

降低驚厥閾值。

【家族性顳葉癲癇】

本組新發現的有臨床表型異質性的家族性顳葉癲癇(familialtemperal lobe epilepsy)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起病有年齡依賴性, 都沒有海馬的病變。 以顳葉外側面發作開始的家族性顳葉癲癇為顯性遺傳, 易感基因位於染色體10q22-24(1999), 此區內的候選基因編碼α1和α2腎上腺受體、谷氨酸脫氫酶、鈣-調鈣蛋白激酶的亞型。 另有一些家系以顳葉內側面發作開始, 顯性遺傳, 年齡依賴(1999)。 須注意的是, 家族性顳葉癲癇可能有明顯的表型變異, 並非所有的病例都是良性的。

【良性家族性嬰兒驚厥】

良性家族性嬰兒驚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convulsion)起病在生後4~8個月間, 呈局部性發作, 成簇, 可泛化。 EEG證明發作起源于頂枕區, 預後良好。 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5個義大利家系與染色體19qll-13有連鎖;4個法國家系與16q連鎖,

提示基因座異質性。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