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腦部病變
①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腦積水、染色體畸變、腦穿通畸形、小頭畸形、結節性硬化症、腦面血管瘤病、腦皮質發育不全、腦形成障礙、在胚胎期腦形成異常等是癲癇常見的原因。
②產前期和圍產期疾病 產傷是嬰兒期症狀性癲癇的常見病因, 也能導致局部腦硬化, 若干年後形成癇灶, 腦性癱瘓病人也常有癲癇發作。
③損傷 顱腦損傷後遺癲癇者, 伴有凹陷性骨折、硬腦膜撕裂及局部神經系統體征。 長期損傷後記憶障礙, 損傷後數周內即產生早期癇性發作的病例多見。
④感染 包括細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寄生蟲性顱內感染如豬囊蟲、血吸蟲、弓形蟲感染等;高熱驚厥後遺症,
⑤腫瘤 腦瘤(主要為幕上腫瘤)和腦轉移瘤。 成年期開始發作的症狀性癲癇中, 除損傷外, 幕上腫瘤是常見原因, 尤其是生長于額葉以及中央回皮質附近的少突膠質細胞瘤、腦膜瘤、星形細胞瘤、轉移癌腫等。
⑥腦血管疾病 包括顱內出血、血栓形成、腦血管畸形、腦動脈硬化、結締組織疾病的腦血管損害等, 除腦血管畸形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出現癲癇時年齡較輕外, 卒中後癲癇多見於中老年, 尤其是腦栓塞、腦血栓形成和多發性腔隙性梗塞發作等可伴有癲癇,
⑦變性疾病 進行性肌陣攣性癲癇、Alzheimer病、Pick病等。
⑧脫髓鞘疾病 多發性硬化(約5%可有癲癇發作)、Schilder病等。
(2)全身性疾病
①缺氧 一氧化碳中毒、嚴重貧血等。
②代謝及內分泌障礙 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兒童佝僂病、成人低血鈣、血糖過低、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維生素B6缺乏症、急性肝壞死等可見癲癇發作。
③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性腦病、房室傳導阻滯(阿—斯綜合征)、子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