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訊 “喲, 好好一張牌喲!”5日下午, 28歲的汽修工張勇(化名)在九龍園區某職工宿舍打了兩個多小時麻將後, 終於等來一張好牌。 正當牌友們感歎自己的運氣不佳時, 張勇突然兩眼凝視前方, 然後四肢伸直滑倒在桌子下。 15分鐘後, 在急救車趕來前, 他卻自然醒轉, 還可以繼續打麻將。
6日, 張勇在醫院神經內科檢查時, 得知自己患的是“麻將性癲癇”, 這在全市20萬癲癇患者中, 是占比很少的一個類型。 據瞭解, 癲癇發病的種類多達70多種, 昨日, 正式成立了抗癲癇學會。
摸到好牌:暈了
“當時他的症狀很嚇人。 ”據當天和張勇一起打牌的工友介紹,
“麻將性癲癇準確名稱是反射性癲癇。 ”教授解釋說, 麻將性癲癇在各個年齡段都可能有, 患者對麻將有特殊的“過敏”反應, 這種暈麻將的病症一般在打麻將兩個小時以上才會發作。
教授說, 打麻將是一種腦力遊戲, 如果遊戲過程中太累, 又適逢拿到好牌興奮起來, 神經元就會過度異樣放電, 導致癲癇發作。 病人發病了, 牌友只需讓病人側著身子, 確保他不咬舌、不窒息, 一般不會有生命危險。 假設病人抽搐, 就讓他抽完。 這種症狀如果發生在有心血管疾病史的老人身上, 就容易發生中風死亡的危險。
防病關鍵:戒了
教授說, 其實患麻將性癲癇的病人很多沒有上醫院, 因為這種病症發作一二十分鐘後會自然恢復, 即使馬上去查心電圖、心臟超聲檢查和心功能測試等, 人都是正常的。 因此, 在某醫院神內科7000多名在冊的癲癇患者中, 患這種病的人不到20人。 目前, 張勇是該院遇到的最年輕的麻將性癲癇患者。
“遠離麻將就是最好的特效藥。 ”教授建議, 這個病像麻將過敏症一樣, 只要病人不接觸麻將, 就不會發病, 目前, 該病暫時還沒有發現特效藥, 特別是連續打麻將達到2小時以上, 就成為這種病的高危期。
王學峰說, 癲癇疾病和其他疾病不同的是, 患者不發病時和常人無異。 除了麻將性癲癇外, 還有的人在會議召開時就突然發呆,
癲癇患者因為疾病的影響, 往往很自卑。 因此, 一旦確認有癲癇的症狀, 必須及時尋求正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