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飲食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是對於患病者來說尤其如此, 因為健康人吃的不對, 頂多是缺乏營養, 而對於患病者則可能加重病情。 那麼肝病患者要如何吃呢?
肝病患者最好只吃七分飽, 這是因為:
一、防止血壓升高
一個正常人來說, 對血壓的數值測量, 也都是在吃飽後, 血壓升高的出現。 肝病治療專家提醒飯要吃七分, 因為血壓的問題, 關乎到肝病患者, 其症狀、其肝臟的健康的問題。 吃七分飽, 血壓的問題, 都不會因為太飽, 造成血壓的迅速升高, 造成一些血液的異常,
二、減輕肝臟負擔
肝臟的問題, 在沒有出現肝病的時候, 肝臟可以承受相當的負擔。 但是, 肝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自己。 不論是在健康的人, 一定不能過量。 肝病治療專家提醒飯要吃七分, 可能一開始覺得有些不適應。 其實, 即便是處於健康考慮, 七分也是很好的。
肝病患者的飲食講究:
一、肝病患者飲食宜清淡:宜多進食新鮮蔬菜, 如青菜、芹菜、菠菜、黃瓜、番茄等;多吃水果, 如蘋果、生梨、香蕉、葡萄、柑橘等。
蛋白質是維持人類生命活動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 肝病患者一旦病情好轉,
二、肝病患者食物要富含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是維持人類生命活動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 肝病患者一旦病情好轉, 即應逐步增加蛋白質的攝入, 並選用優質蛋白質和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 以利於肝細胞的再生和修復。 這類食物有牛奶、雞蛋、魚、精瘦肉、豆製品等。 一般而言, 成人以每天攝入蛋白質1-1.5克/千克體重為宜。
三、肝病患者要補充微量元素:
肝病患者體內往往缺乏鋅、錳、硒等微量元素, 部分患者還缺乏鈣、磷、鐵等礦物質。
不同肝病患者不同的飲食規則:
慢性肝病患者的飲食:宜進食高維生素類、高蛋白質食物, 碳水化合物攝取量要適當, 切忌不可過多, 要避免發生脂肪肝。
急性肝病患者的飲食:
食物大多要以清淡為主, 並保持足夠的熱量, 患者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要達到1~1.5g/kg, 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維生素C;如果患者進食量過少, 可以靜脈補充葡萄糖及維生素C, 不提倡吃高糖和低脂肪的食物。 對身目俱黃、噁心、色澤鮮明、厭油症狀明顯的患者, 飲食宜進清淡流質和軟食, 可用赤小豆、薏苡仁、綠豆煮粥或熬湯食用, 具有利濕、清熱、健脾的作用, 還有助於退黃。 對頭身困重、胸脘痞滿屬於濕重于熱的患者,
肝硬化患者的飲食:除了應注意以上事項外, 已經出現食道或胃底靜脈曲張的患者, 應避免進食粗纖維、生硬、煎榨及辛辣等刺激不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