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性肺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症, 它的病因有很多種, 但是多數的時候我們是搞不清楚的。 一般這種症狀我們都回採用西醫的治療方法, 但是其實中醫方劑在治療這類疾病方面很不錯。 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中醫治療大葉性肺炎有哪些方劑吧?
大葉性肺炎病因
多種細菌均可引起大葉肺炎, 但絕大多數為肺炎鏈球菌, 其中以Ⅲ型致病力最強。 肺炎鏈球菌為口腔及鼻咽部的正常寄生菌群, 若呼吸道的排菌自淨功能及機體的抵抗力正常時, 不引發肺炎。
當機體受寒、過度疲勞、醉酒、感冒、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使呼吸道防禦功能被削弱,
大葉性肺炎是肺炎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一個肺葉或一個肺段範圍內的肺泡炎。 近年由於大量強有力抗生素的使用, 典型的大葉性肺炎已較少見到。 一般當氣候驟變, 機體抵抗力下降時發病。 冬春季多見, 主要見於3歲以上兒童, 因此時機體的免疫功能也就是防禦能力逐漸成熟, 能使病變局限於一個肺葉或一個肺段而不致擴散。
一般大葉性肺炎起病急, 表現為突然高熱、胸痛、食欲不振、疲乏、煩躁, 少數患兒可有腹痛, 有時被誤診為闌尾炎。 重症的患兒出現中毒性腦病症狀, 驚厥、譫妄及昏迷;甚或出現感染性休克。
臨床表現
1.起病急驟, 寒戰、高熱、胸痛、咳嗽、咳鐵銹色痰。 病變廣泛者可伴氣促和發紺。
2.部分病例有噁心、嘔吐、腹脹、腹瀉。
3.重症者可有神經精神症狀, 如煩躁不安、譫妄等。 亦可發生衰竭, 併發感染性休克, 稱休克型(或中毒性)肺炎。
4.急性病容, 呼吸急促, 鼻翼煽動。 部分患者口唇和鼻周有皰疹。
5.充血期肺部體征呈現局部呼吸活動度減弱, 語音震顫稍增強, 叩診濁音, 可聽及撚發音。
實變期可有典型體征, 如患側呼吸運動減弱, 語音共振、語顫增強,
大葉性肺炎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
風溫犯肺, 瘀熱內蘊, 肺失宣降。
治法
清熱解毒, 活血化瘀, 祛痰止咳。
方名
薊菜湯。
組成
鴨蹠草60克, 小薊30克, 虎杖30克, 蒲公英30克, 平地木30克, 黃芩24克, 魚腥草30克, 敗醬草30克。
用法
水煎服, 每日1劑, 日服2次。
出處
劉祥泉方。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中醫治療大葉性肺炎的相關知識介紹有了一定的瞭解, 中醫治療大葉性肺炎的方劑很多, 我們也要根據自身的症狀選擇合適的方法。 以上介紹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 相信會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