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兒童股骨頭壞死的MRI表現

兒童股骨頭壞死是常見的骨軟骨缺血性壞死之一, 發病與外傷有關, 好發於3~14歲兒童。 由於5歲以前股骨頭骨骺主要依靠外骺動脈和下幹骺動脈供應, 9歲以後至老年則靠外骺動脈和來自圓韌帶內骺動脈供血, 而在5~9歲, 血循環僅由一支外骺動脈供應, 在此期間受到某種創傷, 可引起血供障礙而發病。 值得注意的是, 股骨頭骨骺缺血壞死與髖關節脫位可以互為因果。

MRI敏感性優於骨核素掃描和CT及X 線檢查, 這是因為股骨頭髮生壞死後, 修復組織不斷伸入壞死區上方, 骨髓的變化早於骨質的變化, MRI可以在骨質塌陷及修復以前反應出骨髓細胞的變化。

因此許多醫師主張將MRI作為早期檢出骨軟骨缺血性壞死的主要手段。

早期:表現為股骨頭骨骺骨化中心變小, 提示骨成熟延緩, 少數股骨頭前外上部發生節裂, 輕度扁平, 骨信號不均。 髖關節囊腫脹和滑膜增厚及關節腔少量積液, 呈長T1、 長T2信號。

進展期:骨骺壞死與再生修復同時進行, 以後者為主。 骨骺受壓變扁, 骺線不規則增寬, 股骨頸因骺內軟骨生長障礙而變短, 並因骨膜反應而增粗。

晚期:治療延遲或不當, 股骨頭常呈現蕈樣或圓帽狀畸形, 由於股骨頭粗短, 頸幹角變小, 可出現髖關節脫位或半脫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