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鍋, 尤其以吃辣為主, 一大群人圍在一起, 吃得熱鬧, 辣得保暖、過癮, 但也有的人又擔心吃得太辣會上火。 麻辣火鍋讓人又愛又恨, 為避免引火上身, 在吃紅湯底火鍋的時候, 要注意一下平衡, 可以多吃清火滋陰的食品。
如何科學健康吃火鍋才不會上火呢?
一、主食選粗糧
主食吃粗糧可以緩解上火的情況, 因為其膳食纖維含量豐富, 可預防由腸胃燥熱引起的便秘。
二、多喝湯水
經常吃辣椒最好多補充水分, 如番茄蛋湯, 可起到生津潤燥的效果。
三、辣椒與涼性食物烹調
辣椒和涼性的食物一起烹調,
四、芝麻醬代替辣椒醬
過多的辣椒、蒜、蔥等調料, 或是沙茶醬、辣椒醬等蘸料, 同樣會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害。
容易上火的人群不宜選擇辣油, 但可以考慮芝麻醬, 它比較適合高血壓、高血脂患者。
五、多點蔬菜雞魚肉代替牛羊肉
吃火鍋, 少不了肉。 雞肉性溫, 魚肉偏寒, 可以多用雞、魚肉代替燥熱的牛羊肉。 吃火鍋時還要多放點蔬菜。 蔬菜其性多偏寒涼, 但不要久煮。
不上火的打鍋最佳配菜
推薦一:白木耳
白木耳, 一向被視為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 尤其是野生白木耳, 其營養價值更高。 它所含的銀耳多糖, 有增強人體免疫力, 加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
推薦二:馬蹄
在火鍋中加入涼性的食材, 吃起來更健康。 比如馬蹄, 它性味甘寒, 能清熱化痰、生津開胃、明目清音、消食醒酒、滋陰消腫。 在火鍋湯底中加入馬蹄(荸薺), 能中和溫熱的蒜、狗肉、羊肉、韭菜、辣椒等引發的上火問題, 又能補充維生素。
但馬蹄性寒涼, 寒涼體質者、容易腹瀉者別吃太多, 或配合物性溫熱的食物一同食用。
推薦三:豆腐
豆腐可謂吃火鍋最佳伴侶, 它是含有石膏的豆製品, 在火鍋內適當放入豆腐,
推薦四:青菜
吃火鍋時, 搭配大量的綠葉蔬菜, 蔬菜多偏寒涼, 不僅能消除油膩, 補充人體維生素, 還有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
推薦五:蓮子
在火鍋中加些蓮子(不去蓮子心), 這有滋補強身、清心、瀉火的作用。
根據體質選對湯底
陽虛體質的人, 可以任選鍋底一飽口福。
脾胃虛寒的人, 可以嘗試補氣養血的中藥火鍋, 吃完不上火還能增強體質。
另外, 還要注意3個方面:
(1)不圖熱辣, 還是放一放
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 而火鍋濃湯溫度可高達120℃, 食物燙熟即吃的話, 很容易燙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 再加上麻辣等刺激, 容易引起或誘發各種消化器官炎症和潰瘍。
(2)喝點果汁飲料可降溫
涮火鍋的順序很有講究。 最好先喝小半杯新鮮果汁或碳酸飲料, 這樣不僅可以開胃, 而且清涼口感能給口腔和胃腸降降溫。 但控制體重的人和老年人、血糖高者不太適合碳酸飲料, 因而優酪乳、杏仁露、椰汁、涼茶等比較適合有慢性病的人和老年人。
(3)時間控制在兩小時內
火鍋吃多了容易上火, 一周不超過一次, 且每次最好控制在兩小時以內, 火鍋裡的湯水煮久了, 湯水就變得燥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