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能養胃這是已深入人心的事, 但是對於老胃病患者, 能否長期喝粥呢?
胃病的治療雖然講究“三分治七分養”, 但只喝粥的忌口方式, 也是不可取的。 胃病患者的飲食一定要均衡, 這對於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一些患者習慣于天天喝粥, 雖然粥比較好消化, 但是也會帶來問題。 比如粥經長時間熬制後部分營養成分會流失, 並且喝粥不需慢慢咀嚼, 不能促進口腔唾液腺的分泌, 而唾液中的澱粉酶可以幫助消化。 再者粥水分多, 稀釋了胃液, 加速了胃的膨脹, 使胃運動緩慢, 不利於其他食物的消化吸收。
胃病患者能否用粥養胃, 應根據病情諮詢醫生意見。 對於胃酸分泌過多的人而言, 應多吃饅頭、包子、麵條等麵食, 麵食屬鹼性, 可以讓胃的酸堿達到平衡, 有助於減少胃病發生的幾率。
以前生活條件差, 吃不飽, 患萎縮性胃炎的人比較多, 導致胃酸分泌不足。 這時吃稀飯能促進胃酸分泌, 有助於食物消化, 還能提升血糖, 所以才有喝稀飯養胃一說。 但現在的生活水準大幅提高後, 人吃得好吃得飽, 刺激胃大量分泌胃酸, 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大幅增加。 這類病人並不適宜喝稀飯養胃, 稀飯是酸性的, 繼續喝稀飯, 反會火上澆油。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 疾病譜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 因此, 養生不能拘泥于老的傳統和方法,
此外, 勞累、緊張、抑鬱與胃病的關聯十分明顯。 我們在臨床中發現不少胃病患者本身存在有心理問題。 加之得了胃病之後的擔心、恐懼和焦慮, 往往會導致胃病無法根治。 得了萎縮性胃炎的病人, 常常擔心疾病是否會轉變成胃癌, 其實轉變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普通胃病病人無需特別緊張, 也沒有必要半年就做一次胃鏡檢查。 而目前也尚未有逆轉萎縮性胃炎的方法, 萎縮並帶有腸化的病人以及患中重度萎縮性胃炎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