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肉毒中毒

【概述】

肉毒中毒(botulism)是由肉毒桿菌(Cl.botulinum)外毒素所致的中毒性疾患, 人靈3種臨床類型:食物型肉毒中毒、傷口型食物中毒和嬰兒肉毒中毒, 均以神經系統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

【診斷】

主要依據為:①攝食可疑食品(尤其是罐頭食品)和同食者集體發作史;②典型的臨床症狀如眼肌癱瘓, 吞咽、言語、呼吸困難等;③對可疑食物作細菌學檢查及動物接種試驗, 可用食物浸出液口飼(或作腹腔內注射)豚鼠或小白鼠, 如有外毒素存在, 則動物發生典型的四肢麻痹而死亡。 從開門見山人的胃腸內容物中可檢得外毒素。

本病應與毒蕈中毒鑒別。

【治療措施】

㈠抗毒素治療 及早給予肉毒抗毒血清, 在起病後24小時內或癱瘓發生前注入最為有效。 靜脈或肌肉注入5萬~8萬U一次, 必要時6小時, 後重複注射。 重者以上劑量加倍。

㈡支持及對症治療 病初確診或擬診為本病時, 應立即用水或高錳酸鉀(1∶4000)洗胃並灌腸。 病人慶安靜臥床休息, 注意保暖。 咽喉部有分泌物積聚時用吸引器吸出。 呼吸困難者給氧, 必要時進入人工呼吸。 天咽困難者用鼻飼或靜脈滴注, 發生肺炎等繼發感染時給予適宜的抗菌藥物。 創傷型肉毒中毒患者, 必須徹底清創, 並給予抗血清。 吡啶(pyridine)能刺激神經生芽, 可縮短病程;鹽酸胍有促進末梢神經釋放乙醯膽鹼作用, 也可用於治療肉毒中毒, 但對嚴重的呼吸衰竭患者則無效。

嬰兒肉毒中毒主要為支持和對症治療。 但有人主張口服或肌注青黴素, 以減少腸道內的肉毒桿菌菌量, 防止外毒素的繼續產生和吸收。 一般多不用抗毒血清。

【病原學】

肉毒桿菌系嚴格厭氧的革蘭氏陽性梭狀芽胞桿菌, 其芽胞耐熱力極強, 在沸水中可生存5~22小時, 幹熱180℃需5~15分鐘始能將其殺死。 10%鹽酸經1小時和20%甲醛經24小時才能使芽胞死亡。 肉毒桿菌孳生於土壤內, 存在于家畜如牛、羊、豬等的糞便中, 亦可附著於水果、蔬菜和穀物上。 火腿、臘腸、罐頭或瓶裝食物被肉毒桿菌污染時, 於缺氧情況下細菌可大量生長繁殖而產生外毒素, 人攝食後即發生中毒。 按照外毒素的抗原性不同, 可分類A~G等7型。 引起人類疾病者主要為A、B和E等3型,

偶可由F型所致;引起嬰兒肉毒中毒者則以A型和B型多見。 肉毒桿菌外毒素是一種嗜神經黴素, 毒力強大, 百萬分之一毫升即可使體重250g的豚鼠於4日內死亡;但不耐熱, 在80℃半小時或煮沸10分鐘即被破壞, 暴露於日光亦可迅速失去其毒力。 毒素在乾燥、密封和陰暗的條件下, 可保存多年。 毒素及其經甲醛處理的類毒素均有抗原性, 注射於動物體內能產生抗毒素。

【發病機理】

肉毒桿菌外毒素經胃和小腸上段吸收, 通過淋巴和血液迴圈到達運動神經突觸和膽鹼能神經末梢, 干擾和阻斷神經肌肉接頭, 釋放乙醯膽鹼, 從而使肌肉麻痹。 中樞神經系統一般無明顯受累現象。 屍檢時肉眼和鏡下所見並無特徵性。

嬰兒肉毒中毒的發病年齡均小於6個月, 嬰兒攝入肉毒桿菌芽胞或繁殖體, 雖不含肉毒桿菌外毒素, 但病毒可在嬰兒腸道內大量繁殖並產生外毒素, 外毒素吸收後可出現症狀。 近年來, 國外報導成人也有類似發病情況。

【流行病學】

㈠傳染源 肉毒桿菌存在於動物腸道, 排出後芽胞可在土壤中保存相當長時間, 但又在缺氧情況下才能大量繁殖。

㈡傳播途徑 ①食物傳播:罐頭食品、發酵饅頭、家制臭豆腐和瓣醬等被肉毒桿菌污染, 其外毒素可致病。 ②偶可由傷口感染百致病。 ③病菌偶可污染食品如蜂蜜, 被嬰兒攝入胃腸道後, 繁殖產生大量外毒素而致病。 又稱嬰兒肉毒中毒。 近年來國外報告漸見增多。

㈢易感性 外毒素對人和動物均有高度致病力。

男女老幼均可得病。 病人無傳染性。

【臨床表現】

潛伏期一般為1~2天, 長者達8~10天, 潛伏期越短, 病情越重。

起病突然, 以神經系統症狀為主, 此與一般食物中毒不同。 初起時全身軟弱、疲乏、頭痛、眩暈等, 繼而出現眼瞼下垂、瞳孔擴大、複視、斜視及眼內外肌癱瘓。 重症患者有吞咽、咀嚼、言語、呼吸等困難, 聲音嘶啞或失音、抬頭困難、共濟失調, 心力衰竭, 但肢體完全癱瘓者少見。 咽肌麻痹時粘液分泌物積聚咽部, 可引致吸入性肺炎。 因膽鹼能神經傳遞的阻斷, 可出現腹脹、尿瀦留及唾液和淚液的減少等。 體溫正常或呈低熱, 神志始終清楚, 知覺存在, 腦脊液正常。

病人可于數天(4~10天)後逐漸恢復健康, 呼吸、吞咽及言語困難先行緩解, 隨後其他肌肉癱瘓也漸復原,視覺恢復較慢,有時需數月之久。重症患者可于發病後3~10天內,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或繼發肺炎等而死亡。E型病毒所致者,病死率可50%。

嬰兒肉毒中毒的臨床表現則與上述症狀不完全相同,其首先症狀常為便秘,繼之迅速出現顱神經麻痹,病情進展迅猛。有的患嬰入睡前尚能進食,活動自如,數小時後被發現呼吸已停止。有的患嬰呈隱匿型,另有表現為暴發型。肌電圖檢查顯示短暫、低幅、多相的動作電勢,有助於診斷的確立。

【預防】

嚴格管理食品,尤應注意罐並沒有食品的製造及火腿等醃臘食品的包裝和保存。正確的食品消毒是預防本病的關鍵。食物中有肉毒桿菌時每有產氣、變味等現象,但亦不儘然,因此切勿嘗食可疑食物。罐頭盒鼓起者(胖罐頭)及色香味改變者,必須煮沸後丟棄,亦不可用以喂飼家畜。醃臘食物及家庭自製的瓶裝食物應煮沸6~10分鐘後始可進食,禁止食用發酵或腐敗的食物。

若同食者發生肉毒中毒症狀,或所進食品有肉毒桿菌外毒素存在時,應立即接受多價肉毒桿菌抗毒血清1000~2000u,以防發病。

隨後其他肌肉癱瘓也漸復原,視覺恢復較慢,有時需數月之久。重症患者可于發病後3~10天內,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或繼發肺炎等而死亡。E型病毒所致者,病死率可50%。

嬰兒肉毒中毒的臨床表現則與上述症狀不完全相同,其首先症狀常為便秘,繼之迅速出現顱神經麻痹,病情進展迅猛。有的患嬰入睡前尚能進食,活動自如,數小時後被發現呼吸已停止。有的患嬰呈隱匿型,另有表現為暴發型。肌電圖檢查顯示短暫、低幅、多相的動作電勢,有助於診斷的確立。

【預防】

嚴格管理食品,尤應注意罐並沒有食品的製造及火腿等醃臘食品的包裝和保存。正確的食品消毒是預防本病的關鍵。食物中有肉毒桿菌時每有產氣、變味等現象,但亦不儘然,因此切勿嘗食可疑食物。罐頭盒鼓起者(胖罐頭)及色香味改變者,必須煮沸後丟棄,亦不可用以喂飼家畜。醃臘食物及家庭自製的瓶裝食物應煮沸6~10分鐘後始可進食,禁止食用發酵或腐敗的食物。

若同食者發生肉毒中毒症狀,或所進食品有肉毒桿菌外毒素存在時,應立即接受多價肉毒桿菌抗毒血清1000~2000u,以防發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