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再生障礙性貧血與白血病的區別

很多人對於再生障礙性貧血與白血病這兩種血液疾病經常混淆, 這二者的區別有哪些呢?

發病機制不同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 發病機制是由於骨髓的脂肪化, 造成骨髓的造血功能下降, 造血幹細胞減少, 導致正常產生的血細胞減少。 而白血病的發病機制則是造血幹細胞在某些條件下變異, 不能夠成熟分化或正常凋亡, 從而大量累積在骨髓內中導致發病。

臨床表現不同

白血病患者的臨床表現為骨髓過度活躍, 白細胞增多超過正常數量。 患者表現為發熱、出血、進行性加重的貧血、以及淋巴結與肝脾腫大。

而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表現為骨髓增生不良、貧血、出血及感染等, 一般情況下沒有肝脾與淋巴結腫大的表現。

治療方法不同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通常採用輸血、止血、預防感染等綜合的治療手段, 重型再障患者最好進行骨髓移植。 而白血病在臨床上常採用化學治療以及靶向治療的方法, 少數患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

病程長短不同

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發病較急, 一般在3個月左右患者極易死亡。 而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程較長, 如果治療合理, 患者可以維持大約10—20年的生存期, 但生存品質不高。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在恰當治療的情況下, 生存期能夠達到3年以上。 而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時間可接近10年。

特別提示: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能夠轉化為急性白血病, 應警惕這一點。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