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如何預防肛周感染

再生障礙貧血患者由於血中白細胞數量減少, 容易發生各種感染性疾病, 肛周感染是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肛周感染可引起肛周皮膚出現膿腫, 嚴重者局部皮膚破潰形成感染創面, 易誘發膿毒血症、敗血症等嚴重的併發症。

預防肛周感染需要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日常注意個人衛生, 經常局部清洗, 並應注意飲食, 保持大便通暢, 防止便秘。 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每日大小便後均應清晰會陰部及肛周皮膚, 特別是進行幹細胞移植後處於抑制期的患者, 可以應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坐浴1~2次,

每次應持續15分鐘至20分鐘。 女性患者應注意經期衛生, 勤換月經墊, 保持會陰部及肛周皮膚清潔乾燥。

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應避免用較粗糙或較硬的衛生紙擦拭肛周, 避免引起局部皮膚破損引發感染。 患者應注意觀察肛周症狀, 發現紅腫、疼痛、發熱等症狀應及時就診。 患者日常飲食應注意新鮮衛生, 防止胃腸道感染, 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多飲水可以使患者保存大便通暢, 防止便秘。 患有肛裂的患者應保持大便稀軟, 肛門口可塗抹凡士林等潤滑保濕劑, 防止肛裂加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