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口、唇、齒、齦、舌

【口、唇、齒、齦、舌】

口, 飲食從口而入, 言語從口而出, “脾氣通於口”, 脾的功能調和, 則食能知味。 口外有唇, 又稱“飛門”, 由於脾氣“散精”的作用, 加上脾能統攝血液, 把“營氣”輸布於全身, 口唇色澤鮮明與否, 可以反映出脾的功能。 唇內有齒, 牙齒又稱“戶門”, 其生長情況和堅固與否和腎有關, 因為“腎主骨”, “齒為骨之餘”, 牙齒的作用主要是嚼碎、嚼爛食物, 使之有利於消化。 而唇、齒在發音、講話中, 也起相當重要的輔助作用。 包住牙根的肉叫齦, 即齒齦, 足陽明胃經人於齒齦, 看些齒和齦的病症可以互為影響。 舌在口腔內有很重要的作用,

既能辨別五味, 幫助把咀嚼過的飲食運送到咽喉部, 又是“音聲之機”, 舌在口腔內的轉動對發音、講話起重要的作用。 同時觀察舌的變化(包括舌體、舌苔等方面)有助於瞭解疾病的情況, 是望診中的重要組成成分。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