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擴張是嚴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
也是目前世界衛生領域攻克的頑症之一。
有人說:患有此病,
深為痛苦,
為治其病,
很多患者,
屢治屢發,
最終還是無效。
支氣管擴張症是常見的慢性支氣管化膿性疾病。
由於慢性炎症,
破壞管壁,
最終導致支氣管管腔擴張和變形。
兒童與青年期發病多,
男性多於女性。
可因麻疹、百日咳、流感後肺炎或多次發生肺炎、肺結核纖維化病灶破壞或消弱支氣管壁彈性而致支氣管擴張,
先天性者甚為少見。
慢性咳嗽伴大量膿性痰,
痰量與體位改變有關,
如晨起或入夜臥床時咳嗽痰量增多,
呼吸道感染急性發作時,
黃綠色膿痰明顯增加,
一日數百毫升,
若有厭氧菌混合感染,
則有臭味。
收集痰液於玻璃瓶中分離為四層:上層為泡沫,
下懸膿性成份,
中為混濁粘液,
底層為壞死組織。
咯血可反復發生,
程度不等,
從小量痰血至大量咯血,
咯血量與病情嚴重程度有時不一致。
有些病者只反復咯血,
平時無咳嗽、膿痰等呼吸道症狀,
臨床上稱為“幹性支氣管擴張”。
其支氣管擴張多位於引流良好的部位,
且不易感染。
感染時有發熱、氣急、發紺、盜汗、食欲減退、消瘦、貧血等症。
輕症者體征不明顯,
有時在病變部位聽到固定而持久的濕羅音,
咳痰後可減少或暫時消失。
重症者可因長期反復感染而有肺氣腫體征和杵狀指,
雙下肺有濕性羅音。
積極防治呼吸道感染,
對預防支氣管擴張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已患支氣管擴張者,
應鍛煉身體,
努力增強體質,
堅持體位排痰及戒煙、減少塵埃吸入,
預防感冒等防止支氣管擴張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