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碰到過落枕, 落枕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是小小的動作都會讓我們很難受疼痛難忍。 究竟為什麼我們會落枕, 又從哪裡可以預防, 該怎麼治療呢?
中醫歸結落枕原因
脖子受涼, 睡姿不當都可能會導致落枕的發生, 中醫介紹, 落枕的原因有很多, 如果經常出現落枕的情況, 很可能是氣血不暢的原因。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 睡眠姿勢不當、長期超負荷工作、過度勞累等, 都可能使頸部肌肉牽拉過久, 導致人體脈絡空虛、氣血運行受阻。 加上夜間人體陽氣漸衰、陰氣漸盛, 如果不注意保暖,
如果一個月內出現“落枕”達到3次以上, 甚至頻繁發作, 就要密切關注。 此時, 除了從頸椎找原因, 還要考慮是否由體內淤血凝滯、氣血不活所致。
所謂“氣為血之帥”, 當氣無法推動血運行之時, 頸部再受到寒邪, 很容易出現病症。 這類病人除經常落枕之外, 多伴有精力不集中、乏力、頭暈、記憶力差等氣虛的症狀。
如何預防落枕
1、選擇合適高度的枕頭
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 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 並保持頸椎的平直。 枕頭要有彈性穩定, 枕芯以熱壓縮海綿枕芯為宜。 喜歡仰臥的, 枕頭的高度為8釐米左右;喜歡側臥的,
2、避免頸部受涼
寒冷刺激會導致頸部肌肉血管痙攣, 加重頸部板滯疼痛。 夏季炎熱, 應注意夜間睡眠時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要注意飲食平衡, 葷素合理搭配, 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鈣的食品, 如新鮮的蔬菜、水果、乳製品及豆製品等。
4、要經常適量運動, 尤其是頸椎的活動操, 如做“米”字操, 這是一種操作簡便的頸部保健操。
已經發生落枕情況了, 我們該如何緩解呢?
如何治療落枕情況
一、簡易保健操
1、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併攏, 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
2、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 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3、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4、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 指掌關節後5分處), 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2-3分鐘。
5、最後進行頭頸部前屈、後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 此動作應緩慢進行, 切不可用力過猛, 預防落枕, 主要注意睡眠姿勢和枕頭不宜過高。
6、針對氣血不暢, 適當配合中醫藥調理, 比如用黨參、當歸、元胡、川芎、桃仁等中草藥進行益氣、活血、扶正治療, 促進康復。
二、撫摸療法
患者正坐, 醫者立於一側。 先用雙手從患者頭頂分別向左右撫摸, 到耳尖為止, 再用雙手從兩鬢角向後撫摸,
三、按摩療法
患者正坐于方凳上, 醫者立于病人背後, 先用雙手從頸後起, 分別向兩肩及背部輕撫幾遍, 使頸部肌肉放鬆, 再按壓、拿揉肩井、風池、大椎、身柱等穴各30下, 最後在頸部塗紅花油或風油精, 用烤熱的木梳背沿患測斜方肌及胸鎖乳突肌自上而下梳熨30下, 幫助疏通經絡、調暢氣血。
四、運動療法
坐在椅子上, 胸部挺起, 頭先向下低, 以下頜骨挨著胸部為止, 然後向上仰頭, 眼睛看向天花板。 停留3秒鐘後再低頭, 如此反復20次。
五、耳穴壓豆療法
取耳穴頸、神門穴及耳部敏感點, 把綠豆壓在選定的穴位上, 用0、8x0、8釐米傷濕止痛膏粘貼固定。 每日按壓3次, 每次2分鐘。
六、熱敷
採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 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日常生活中, 多加注意避免落枕, 如果發生落枕了用用看上面的緩解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