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判斷中藥發揮了療效?

在對慢性病的治療上, 很多人還是更依賴中藥治療。 那麼到底如何判定中藥的療效, 以及如何煎藥最能發揮藥效呢?

判斷中藥療效的方法

1、臨床症狀改善:病人初來就診時, 一般都有所苦, 比如胃痛、腹痛、嘔吐、腹瀉、發熱等, 經過治療後, 病情雖然尚未痊癒, 但胃不痛了, 或是體溫降下來了, 那就說明藥物開始起效了。

2、精神情況改善:中醫很講究看“神”, 有“得神則昌, 失神則亡”的說法。 有時候, 病人可能臨床症狀還沒改善, 比如發熱的還是40℃的體溫, 但一改病懨懨的樣子, 能跟家裡人開玩笑了, 你說這不是藥物起效的標誌嗎?

3、胃口改善:胃口變差不僅是進食減少的問題, 它更提示病人消化吸收功能的減退。 中醫認為, “有胃氣則生, 無胃氣則亡”。 一些平時沒有什麼疾病的老年人, 一旦無緣無故的胃口變差, 那就有可能是臨終的先兆。 所以, 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胃口的逐漸好轉, 也就是病情好轉的標誌之一。

4、睡眠改善:患失眠的病人, 如果服藥後睡得香了, 自然就是治療有效的證據。 如果是其它疾病, 同時又影響了睡眠, 那睡眠的改善也說明了治療有效。 但要注意的是, 某些疾病可能會引起神志的改變, 比如嚴重的脫水、糖尿病酮症、低血糖反應、肝性腦病等都會引起想睡覺甚至昏迷的情況, 這種“睡眠改善”就不能作為病情好轉的標誌。

如何選擇熬藥的鍋

1、熬中藥最好的是陶瓷器皿中的砂鍋、砂罐, 因其化學性質穩定, 不易與藥物成分發生反應, 並且導熱均勻, 保暖性好。

2、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銹鋼鍋。

3、煎藥忌用鐵、銅、鋁等金屬器具。 因為金屬元素容易與藥液中的中藥成分發生化學反應, 可能是療效降低, 甚至產生毒副作用。

煎藥前的浸泡

藥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使有效成分易於浸出。 一般以花、葉、莖類為主的藥物, 浸泡時間一般為15分鐘。 以根、種子、根莖、果實類為主的藥物浸泡時間一般為半小時。

煎煮次數

以兩次或三次為宜。

熬藥方法

1、先把藥放在砂鍋裡面, 根據藥的多少加水, 加的水必須漫過中藥(千萬不要加少了, 否則熬中藥容易靠幹)。

大約泡20分鐘左右。 泡的過程中最好不時用攪拌棒攪一下, 這樣泡的均勻一些。 天熱時可以加涼水泡, 天冷時用涼水要延長浸泡時間, 或者可用溫水, 這樣效果更好郵箱。

2、中藥泡好後, 放在煤氣爐子, 或者蜂窩爐子上面開始熬制。 在中藥熬開之前用大火, 熬開之後轉為小火慢慢熬, 小火熬制大約20分鐘。 看著表, 到時間後, 如果藥湯還是很多, 可以再繼續熬一會。 切記千萬不能把中藥熬幹了。 熬完後, 可用一根筷子放在砂鍋沿上擋住藥渣, 再用藥淋子過濾, 這樣效果更好,

3、第二遍熬制時, 可以加溫水, 加的水應是第一次的一半。 也是熬20分鐘左右, 熬完看看藥湯多不多, 如果不多就可以直接倒出來。 若藥湯較多, 可以再多熬一會兒。

4、有時間的話可以熬第三遍, 加的水是第二遍的水的一半。 但是一般情況下, 熬兩遍就可以了, 第三遍的藥力很低了, 但可以熬完用藥湯泡腳。

5、在倒中藥時, 一定要小心燙手。 盛中藥的器具最好是陶瓷的或不銹鋼的, 這樣中藥不易與器具發生化學反應。

煎煮時間

一般對第一煎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30分鐘, 第二煎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20分鐘。 滋補類藥物煎煮時間可適當延長。

有些特殊藥物需要在醫生囑託下進行煎服, 一定要詳細問詢。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