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屬於中醫學肺脹範疇, 古代醫家運用八綱辨證常責之於久病肺虛, 痰濁瀦留, 瘀血內阻而漸影響其他臟腑, 使病程進展, 治療多以“急則治其標, 緩則治其本”為原則, 這裡我們來介紹一些治療慢阻肺的方法。
脾虛是慢阻肺病機傳變的核心。 慢阻肺多因肺臟長期遭受多種外邪侵襲, 或煙毒傷肺, 致使肺臟宣肅功能失常, 日久肺氣受損, 子耗母氣, 導致脾胃氣虛, 既不能化生水穀精微, 也不能滋養肺臟, 加重肺虛。 肺脾互傷, 虛損加劇, 肺脾兩虛, 日久母不生子, 由肺及腎, 脾腎為先後天互生的關係, 脾傷則後天失養,
痰瘀是慢阻肺的重要病理因素。 肺脾腎虧虛, 肺虛津液不布, 脾虛水穀不化, 腎虛膀胱氣化失司, 導致津液代謝失常, 痰濁內蘊;正氣虧虛, 無力推動血行, 血停成瘀。 血瘀日久, 瘀阻脈絡, 氣機不暢, 可致津液輸布代謝障礙, 水液停蓄, 形成痰飲;反之, 若津液代謝受阻, 痰濕內生, 水飲停滯, 則氣機不暢, 氣滯血瘀。 因此, 林琳認為痰瘀為慢阻肺的病理產物, 慢阻肺穩定期的治療要兼顧活血化痰。
呼吸肌疲勞的中醫學認識。 目前認為, 慢阻肺是全身性疾病, 肺外的症狀越來越受到關注。
以上關於治療慢阻肺的知識,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