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腫瘤增大壓迫尿道時, 又往往與前列腺肥大相混淆。 故而, 約80%的病人首先發現遠處轉移病灶, 然後才發現前列腺癌。 此時, 病變已經屬晚期, 預後不良。 可見, 早期發現前列腺癌顯然十分重要。
前列腺癌的臨床症狀出現早晚及其嚴重程度, 取決於癌腫生長的速度和壓迫尿道的程度。 因前列腺環抱尿道, 故癌變首先壓迫尿道, 表現出排尿異常的症狀。 初起時可見尿意頻繁, 夜尿增多;當腫塊增大壓迫尿道, 會出現尿流變細、排尿不暢、尿程延長;少部分病人可出現排尿疼痛, 有的還會出現血尿, 此時應引起警惕。
當癌腫逐漸增大時, 尿道受壓迫更為嚴重, 致使小便困難, 造成尿液在膀胱瀦留, 膀胱充盈脹大, 以至高度膨脹, 極為難受, 非導尿不行, 匯出的尿液往往刺鼻難聞。 此外, 當前列腺癌發生轉移, 特別是盆腔轉移, 可出現腰背部疼痛, 或類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疼痛常可向會陰部及肛門周圍放射。
因此, 凡年齡在45歲以上的男子, 出現尿意頻繁、夜尿增多、尿程延長、尿流變細、排尿困難, 則應考慮患前列腺癌的可能。
對待前列腺癌也不能單靠自我感覺, 專家建議:凡年齡在45歲以上的男性, 每年應作一次直腸指檢, 這對於早期診斷極為重要。 直腸指檢的準確率達50%~70%, 可獲得早期診斷及根治機會。 據報導, 在美國軍事系統服役的人員中都進行定期直腸指檢,
除了直腸指檢外, 對可疑病人, 還要採取經會陰、直腸穿刺, 取活體組織檢查, 其診斷的正確率可達70%~80%。 另外, 近年發展起來的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驗方法的臨床應用, 為提高前列腺癌的診斷準確率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這種方法多數情況下可在前列腺癌發病初期發現, 以便及時採取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