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生薑

概述:本品為姜科植物薑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新鮮根莖。 秋、冬二季採挖, 除去鬚根及泥沙。

別名:鮮薑

藥性類別:暫未分類

性味與歸經:辛, 微溫。 歸肺、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解表散寒, 溫中止嘔, 化痰止咳。 用於風寒感冒, 胃寒嘔吐, 寒痰咳嗽。

用法與用量:3~9g。

貯藏:置陰涼潮濕處, 或埋入濕沙內, 防凍。

臨床應用:

1.吳茱萸湯(《傷寒論》)治肝寒犯胃證或中虛胃寒。 食穀欲嘔, 胸膈滿悶, 胃脘疼痛, 吞酸嘈雜, 苔滑, 脈沉弦者;或厥陰肝寒頭痛, 痛在顛頂, 幹嘔吐涎沫;或少陰吐利, 手足逆冷, 煩躁欲死者。 吳茱萸6g, 人參9g, 大棗10枚, 生薑18g。 水煎兩次, 分二次服。 方中生薑辛溫,

溫胃散寒, 和中止嘔, 為嘔家之聖藥, 重用為臣。

2.大柴胡湯(《金匱要略》)治少陽陽明合病。 往來寒熱, 胸脅苦滿, 嘔不止, 鬱鬱微煩, 心下滿痛或心下痞硬, 大便不解或邪熱下利, 舌苔黃, 脈弦數有力。 柴胡15g, 黃芩9g, 芍藥9g, 半夏9g, 枳實9g, 大黃6g, 大棗5枚, 生薑15g。 上八味, 以水一鬥二升, 煮取六升, 去渣再煎。 溫服一升, 日三服。 方中生薑止嘔, 為佐藥。

3.單用生薑, 或加紅糖, 或配蔥白同煎, 治感冒風寒, 或因雨淋水浸引起的頭痛發熱, 惡寒無汗等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