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頭髮是生命力的象徵, 是精力充沛的標誌。 隨著年齡增長, 男性頭皮上的毛囊數量日漸減少, 生長速度也逐漸放慢, 頭髮越來越稀, 男性從日漸稀疏的頭髮上感覺到“一葉知秋”的信號。 “中間是個足球場, 四周圍著鐵絲網”, “地方支援中央”, “聰明絕頂”, 這些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脫髮者“專用語”。 脫髮雖然不會在生理上造成任何痛苦, 然而, 它卻給脫髮者帶來無限的精神煩惱, 在心理上造成難以衡量的“病痛”。 脫髮往往讓人聯想到衰老、體力不支、疾病、醜陋、疲勞、衰竭、不健康、甚至有人聯想到恐懼和死亡。
雄性激素源性脫髮多見於20~30歲的男性, 其中百分之二十五的患者年齡不超過25歲, 50歲的男性中約有百分之五十患有本病。
脫髮特點
最早的表現為休止期頭髮的比例增多, 與一般的休止期脫髮不易區分, 這種脫髮大多先從前額兩側鬢角部開始, 呈M型逐漸向上擴展, 病情呈慢性發展。 隨著疾病的發展, 頭頂部毛髮逐漸減少, 最終大部分脫落, 也有前額鬢角和頂部脫髮同時發病, 或頭髮自頂部開始脫落的病例。 患者脫髮的範圍及速度因人而異, 有的僅輕度脫髮, 症狀時好時壞, 或可持續多年不變, 而有的則在短短幾年內就可達到老年脫髮的程度。 額頂部及上部的頭髮可完全脫落, 皮膚光滑, 毛孔縮小, 而枕部及兩側顳部仍保留頭髮,
發質變化
患者頭髮逐漸變細軟, 尤其是新生的部分, 頭皮脂肪過量溢出, 常伴頭屑增多, 頭皮油膩, 頭髮油膩而光亮。 有時頭髮乾枯無光澤, 只要用手抓一抓, 頭髮就會脫落, 自覺症狀缺乏或僅有輕癢。
女性患者臨床表現
女性也可有類似脫髮, 但症狀較輕, 表現為頭頂部毛髮稀疏, 呈彌漫性脫落, 但前額部髮際線並不後移, 顳部頭髮很少脫落, 不會引起全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