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是臨床常見的症狀, 一般由牙齒或牙周局部的疾患所引起。 中醫從整體觀念出發, 認為牙痛多與臟腑功能失調或外邪侵淫有關, 將牙痛分為風熱侵襲、胃熱上蒸、虛火上炎三種, 其中又以虛火牙痛最為常見。
虛火牙痛是虛火上炎引起牙齒疼痛的一類病症, 指的是素體陰虛, 虛火上炎, 致牙齒浮動、隱痛。 主要表現為牙齒隱痛或微痛, 牙齦微紅微腫, 久則牙齦萎縮、牙齒浮動、咬物無力, 後疼痛加重, 全身可兼見腰酸痛、頭暈眼花、口幹不欲飲。 虛火牙痛與風熱侵襲、胃熱上蒸引起的牙痛區別在於局部紅腫熱痛不明顯,
1、黑豆白酒
黑豆100克炒熟, 用白酒600毫升煮開, 用時取適量含漱, 每日2次, 有較好的效果。
2、鴨蛋
青殼鴨蛋2只, 洗淨;生地15克, 同入沙鍋中, 加水600毫升, 煮至蛋熟後去殼, 再煮1.5分鐘, 分2次食蛋喝湯。 此方適於陰虛、手足心發熱之虛火牙痛。
3、蓮子百合粥
還可用百合、蓮子與大米煮粥, 冷卻後食用
4、荸薺生藕水
荸薺、生藕、鮮茅根, 水煎, 取汁飲用, 1日數次, 都有一定的清火作用, 可減輕和消除牙痛感。
5、五味子牛膝水
【組成】女貞子、牛膝、五味子各10克, 旱蓮草6克, 山萸肉15克, 食鹽25 克。
【制法】水煎
【用法】日服3次, 每日1劑。 連服2天, 即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