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大便在腸道內非正常停留的狀態。 醫學上認為一周排便次數少於3次, 每天排便量少於30g的話, 就是便秘。 不過, 3~4天都沒有大便的人, 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異常的話, 也不是大問題。
如果每天都排便, 但每次都要用很大的勁兒, 排便時間過長, 便後仍有殘便感或不暢快的話, 就應該懷疑是否得了便秘。 當然, 排便量也是因人而異, 如果沒有特別不舒服的感覺, 也沒有必要非得堅持一天一次。 排便也要怡然舒暢, 拋棄那些不必要的強迫觀念吧, 特別是某些注重身材的年輕女孩兒們,
壞習慣二:習慣性地服用便秘藥
等上一兩天, 如果沒有便意, 就開始服用便秘藥, 這樣的習慣簡直就是健康的大敵。 一開始總是有效果的,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一旦產生了耐藥性, 為了有效, 必然要加大用藥量, 這種對便秘藥的依賴, 最終會導致腸道蠕動的無力, 以至於離開藥物, 腸道幾乎都不能自己蠕動了。 所以說, 不是非不得以, 不要吃便秘藥, 如果要吃也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切勿自己給自己當醫生。
壞習慣三:該排便的時候不排, 總是忍著
早飯後過了30多分鐘, 隱隱約約感到有了便意,
問題是, 經常這樣忍著不便, 最終釀成了便秘。 在一次又一次地放棄中, 大腸對發出的便意信號反應越來越遲鈍, 漸漸地, 就沒了便意了。 嚴重的甚至沒有排便欲望了。
壞習慣四:經常穿束腰腰帶或塑身衣
在日本的奈良女子大學, 一位教授做過這樣一個研究調查, 物件是穿束腰腰帶的女學生和不穿束腰腰帶的女學生, 讓她們吃同樣的食物, 同樣的量, 然後觀察其排便量, 研究結果表明, 穿束腰腰帶戴胸罩的女生的排便量比不穿戴此類衣物的女生少很多。 這位教授指出, 原因在於緊身衣鈍化了副交感神經。
緊身衣抑制了調節排便活動的副交感神經, 使大腸內分泌的消化液減少, 在小腸中, 將食物分解向前推的力量變弱, 於是食物殘渣在經過大腸的時候, 要比正常的時候費時。 這位教授指出, 就是在這個過程中, 很容易產生便秘。
壞習慣五:平時很少喝水
便秘患者一天最好喝8~10杯水。 特別是早晨起來, 空腹喝一杯溫水, 可以喚醒大腸, 刺激胃腸的反應。 再說, 大便的70%都是水分, 從這一點看, 充足的水分攝取, 在改善便秘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為如果我們的身體缺水, 大便中的水分就會被大腸吸收出去, 結果大便就會變得乾燥。 硬結的大便很難潤滑地通過直腸和肛門, 這就造成排便的痛苦, 給肛門造成傷害, 引起肛裂等不良症狀。
關於水分的攝取, 讓我們從多喝溫開水或綠茶開始吧。 那些會產生氣的可樂、汽水等碳酸飲料, 以及有著強烈利尿作用的咖啡、紅茶等因為會吸收身體內的水分,
溫馨提示:便秘治療在於建立合理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可晨起飲用涼開水促進排便, 避免抑制便意;平時多食用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和多飲水, 避免久坐不動、多做放鬆性運動;調節好情緒和心理狀態。 有報警症狀時應進行相關檢查。 對於部分慢性便秘者短時間的藥物輔助治療是必須的, 有助於正常排便反射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