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常見的肛腸疾病, 肛瘺對人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專家介紹, 一般情況下, 在病情達到一定程度時, 就要採取手術治療的方法。 但是, 在手術之後要注意做好各方面的護理措施, 否則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復發。
1、保持創口引流通暢
專家稱, 對淺表、低位的肛瘺, 創口要求全部敞開, 寬度大於深度, 使肉芽由底部生長。 但對深部、高位的肛瘺, 切除瘺管後, 使創口呈圓錐形, 保持引流通暢。 如術後表面創口逐漸縮小, 影響引流時, 可行擴創術, 其目的使肉芽組織仍然從底部開始生長,
2、處理好主管和交通支
專家表示, 肛瘺除有主要管道外, 常同時有支管和交通支存在(支管指主管的分支, 交通支指兩主管或兩支管間的通道)。 手術時必須將管道開敞、切除, 特別是高位、多發性、複雜性肛瘺, 可能有較多的支管和交通支、所以要仔細尋找並予處理, 否則極易復發。
3、處理好內口
專家介紹, 肛瘺一般由原發性內口、管道和繼發性外口三部組成。 原發性內口大多數位于肛管後部或齒線平面的肛隱窩內, 由隱窩炎或與隱窩相通的隱窩腺感染所形成。 隱窩腺呈狹長管狀或分支, 解剖分佈變化很大, 一般位於粘膜下、皮下;但有時穿過直腸縱肌纖維、外括約肌各部肌間隔,
4、換好藥
專家稱, 換藥的目的在於防止傷口的感染, 促進肉芽的新生。 換藥時應經常注意創口的情況, 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要注意以下事項:
創口較深者, 要經常做指診檢查, 瞭解創口底部肉芽的生長情況;創口邊緣皮膚有無內翻、黏連;病人自覺
症狀與客觀體;有無感染及殘餘管道;有無假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