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便困難:通常情況下在解便與痔瘡發生的同時、發展變化關係密切, 由於病人畏懼排便時引起的肛門疼痛, 久忍大便, 既加重了便秘, 又造成排便習慣紊亂, 增加了排便困難症狀。
2、肛門濕潤和瘙癢:肛門旁經常會有濕潤和瘙癢的現象發生, 並且通常是預示著痔瘡的存在, 但需與肛門濕疹相鑒別。 肛門濕疹在檢查時可見肛周皮膚皺襞增厚, 或出現皸裂, 皮膚光彩變白;而內痔引起的肛門濕潤和瘙癢, 多由內痔發炎腫大時分泌物增多所致, 或由於內痔脫出於肛門外, 刺激大腸腺分泌大量粘液,
3、突起和脫出:肛緣突起, 並且伴隨有異物感, 而且通常在便時不易被擦乾淨, 污染內褲通常是外痔瘡的一種標誌。 而脫出則是內痔的最為常見的症狀表現。 內痔早期一般沒有脫出的症狀, 通常只有在肛門鏡做檢查的時候才能發現痔核的真正存在, 或大便時由於腹部的壓力增高和糞便向下的推力, 使內痔脫出於肛門外, 少則一處, 多則呈一周脫出於肛門外。 嚴重者, 可於行走、咳嗽、勞動用力時亦見痔核脫出於肛門外。
4、便血:便血是內痔瘡的所最為常見的一種症狀, 但並非每次解大便的時候都會有便血的現象發生, 而且通常以大便乾燥最為多見, 出血量不等, 可為糞便帶血、便後手紙帶血或點滴而出, 嚴重者可出現射血。
5、疼痛:疼痛一般是外痔瘡所最為常見的一種症狀。 但是由於外痔瘡大多是位於齒線以下的, 並且是由脊髓神經所支配, 屬有痛區的病變, 一旦外痔發炎, 腫脹, 則疼痛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