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腦癱患兒的肌張力訓練

腦癱患兒運動障礙、關節活動減少。 日久發生組織粘連或肌腱痙攣, 使關節活動範圍進一步縮小。 關節周圍有緻密的韌帶和疏鬆結締組織等組成成分, 在關節制動的情況下, 韌帶因受不到牽拉會自動縮短並失去彈性, 疏鬆結締組織則發生增生變性而成為緻密的結締組織, 從而可造成攣縮。 臨床上常見預防攣縮比治療攣縮容易得多也重要得多。 在康復治療中,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肢位並保持關節的正常活動度。 此法可分主動和被動關節活動訓練。

1.牽張方法:

牽張法適用于肌張力增高和痙攣肌群,

張力低下者忌用。 由於纖維組織具有粘滯彈性, 當組織被牽張時, 牽張應力逐漸增大, 使組織延長;如維持其 長度不變, 組織內受牽張而提高的肌張力隨時間延長就逐漸下降。 根據以上特性, 纖維組織的牽張宜採用恒定的中等的力量進行長時間持續牽張, 或重複多次牽張。 這樣, 牽引力去除後, 纖維組織不完全恢復原長, 從而可獲得較好的牽張效果。 配合按摩手法解痙效果更顯著, 具體方法為:

手法牽拉:痙攣型患兒牽張反射亢進, 致使某些肌群的張力明顯增高, 而拮抗肌的張力相對不足。 反復、多次牽拉活動, 能使痙攣肌的牽張反射轉為抑制, 從 而使痙攣肌肉放鬆。 治療師牽拉痙攣肌時, 動作要柔和, 以防肌腱損傷。

同時, 要使患者合作, 避免哭鬧、對抗和自己用力收縮, 否則加重肌痙攣。 快速牽伸手法又稱急拉法, 即對肌肉進行快速而輕柔的牽張, 是一種低閾值刺激, 可易化這些肌群, 抑制對抗肌群。 緩慢牽張的手法又稱慢拉法, 對痙攣肌有抑制作用。 對輕度攣縮 和肌痙攣者可採取持續的、緩慢的、小力量的牽張。

器械牽引法:將需牽引的肢體遠端部位套入牽引架, 掛上重物, 進行直接牽引或通過滑輪間接牽引。 短時間的持續牽引, 可易化拮抗肌, 如屈肌、內收肌。 操 作注意事項:①牽引技巧應根據關節解剖、生理特點進行;②牽引力應集中作用在粘連或攣縮的組織上;③牽引肢體的近端關節應適當固定, 才能達到牽引效果;④ 牽引力量宜適中恒定。

小兒可從0.25kg的重量開始, 以引起患兒輕微不適而又能從容忍受為度;⑤每次持續牽引10~20分鐘左右, 一日重複數次。 因為纖 維組織在溫熱條件下其順應性增加, 所需牽引的應力減少, 牽引前後配合熱療, 或增加牽引效果。

其他牽引法:系列夾板、支架、石膏托、關節矯形器具等, 可使關節短時、間歇固定於功能位元和抗痙模式。 此法可減少纖維組織的彈性回縮, 加強牽引效果, 常用於痙攣較重或將發生攣縮的關節, 以及前述牽張法解痙效果不明顯者。 有人建議在痙攣早期使用以避免發生攣縮。 注意關節固定時應防止皮膚、血管受壓。

2.醫療體操:

治療師根據患兒具體情況編制相應的肢體活動, 指導患兒進行徒手操練或手握啞鈴、體操棒操練。

醫療體操有助於保持和增強關節活動範圍。 但對關 節的牽張作用較弱,只能緩解較疏鬆的粘連和痙攣早期組織,矯正和牽張體操是治療師按所需牽張的痙攣組織而設計的體操動作。 例如, 若要牽張一側大腿內收肌群 時, 可令患兒側身對牆而立, 需牽張的腿靠近牆壁並間隔一定距離。 可令患兒一手握住牆上扶手, 或治療師扶持他兩側髖部, 然後患兒身體慢慢倒向牆壁一側, 使身 體重心移向該側大腿外展肌上, 然後再回復原狀, 反復操練。

3.懸掛練習:

將擬活動的關節和肢體用三角巾托住, 系上繩索, 掛在鉤子上, 使需活動的關節部位對準掛鉤如圖9-1, 在消除肢體重力影響的情況下, 增強關節活動範圍。

此法可用於肢體部分癱瘓兒童的自助訓練。

4.肢體下垂擺動練習:

將需活動的肢體置於自然下垂肢位時作向前後、左右、斜線方向的節律性擺動, 先使兩側

肢體作同向擺動, 再作兩側肢體反向交互擺動, 逐漸加大擺動範圍。 其多用於肩、髖、膝關節活動受限時, 利用慣性作用以增強關節活動範圍, 可牽伸粘連組織, 因為在肌肉鬆弛狀態下練習, 易取得較好的效果, 也有助於走步訓練時上下肢體的協調和平衡能力。

5.器械擺動練習:

此為利用關節迴旋器及某些機械重力擺動機等機械, 進行關節的主動或被動的節律性伸屈或旋轉擺動活動, 如圖9-2, 可增強關節活動範圍和肌力, 並能牽拉已發生粘連的關節。

6.放鬆性練習:

主動性和被動性鬆弛練習,用於肌張力增高和肌痙攣患者。由於肌張力常受意志的影響,首先要使患兒思想上放鬆,否則不易成功,腦癱兒常不易配合,也較難掌握。

交替法:如欲使屈肌張力降低,可設法使伸肌張力增高,從而誘導屈肌鬆弛。由於拮抗肌可因主縮肌的緊張而產生負誘導。

暗示法:創造舒適、平靜的環境,治療師用節律性的、柔和的、催眠的語調囑患兒放鬆肢體。

對比法:其治療機理為肌肉強烈收縮後,通過誘導的作用,可使該肌肉產生相同程度的抑制性鬆弛效應。治療師先控制患兒痙攣性屈曲的上肢呈最大程度屈曲、內收、內旋位持續3分鐘,然後鬆手並使該上肢充分伸展和外旋位。

對腦癱小兒大多採用被動的鬆弛練習,治療師對痙攣的肌肉進行反復多次牽張,在肌肉緊張狀態下,突然解除外力,使牽張反射轉為抑制,肌肉即可放鬆。

7.平衡、協調性訓練:

平衡訓練的基本步驟有臥位元→坐位→站位,即重心由低到高;身體支撐面由大到小;雙足站立間距由寬到窄;由雙足站立到單足站立。此 外,尚有靜態平衡到動態平衡的訓練等。協調性訓練可逐漸增強關節靈活性和全身各部位間的配合.例如,從單關節或單肢到多關節或多肢活動;從同向運動到分離 活動;從簡單動作到複雜動作;從慢速活動到快速活動。此外,如練習手與手,手與口,足與口,眼與手、足間的協調能力。

主動性和被動性鬆弛練習,用於肌張力增高和肌痙攣患者。由於肌張力常受意志的影響,首先要使患兒思想上放鬆,否則不易成功,腦癱兒常不易配合,也較難掌握。

交替法:如欲使屈肌張力降低,可設法使伸肌張力增高,從而誘導屈肌鬆弛。由於拮抗肌可因主縮肌的緊張而產生負誘導。

暗示法:創造舒適、平靜的環境,治療師用節律性的、柔和的、催眠的語調囑患兒放鬆肢體。

對比法:其治療機理為肌肉強烈收縮後,通過誘導的作用,可使該肌肉產生相同程度的抑制性鬆弛效應。治療師先控制患兒痙攣性屈曲的上肢呈最大程度屈曲、內收、內旋位持續3分鐘,然後鬆手並使該上肢充分伸展和外旋位。

對腦癱小兒大多採用被動的鬆弛練習,治療師對痙攣的肌肉進行反復多次牽張,在肌肉緊張狀態下,突然解除外力,使牽張反射轉為抑制,肌肉即可放鬆。

7.平衡、協調性訓練:

平衡訓練的基本步驟有臥位元→坐位→站位,即重心由低到高;身體支撐面由大到小;雙足站立間距由寬到窄;由雙足站立到單足站立。此 外,尚有靜態平衡到動態平衡的訓練等。協調性訓練可逐漸增強關節靈活性和全身各部位間的配合.例如,從單關節或單肢到多關節或多肢活動;從同向運動到分離 活動;從簡單動作到複雜動作;從慢速活動到快速活動。此外,如練習手與手,手與口,足與口,眼與手、足間的協調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