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皮類藥材的採收:通常在春夏之交、植物生長旺盛期、樹液流動時應儘快采剝。 此時, 樹皮類汁液充足, 形成層生長最活躍, 皮部與木質部最容易分離, 如杜仲、黃柏、厚樸、肉桂等樹皮。 其採收方法:一般剝取環狀塊或採取“剝皮再生法”進行採收。
花類藥材的採收:這類藥材採摘季節性很強, 如辛夷花、款冬花、金銀花等要採摘未開放的花蕾供藥用;綠梅花等要採摘即將開放的花朵入藥;菊花、淩霄花、紅花、西紅花等要採摘盛開的花或花柱供藥用。 採收方法:選擇晴天分期分批採摘, 採摘後避免擠壓, 並注意遮陽,
全草類藥材的採收:通常在枝葉生長茂盛、初花時收割, 如荊芥、藿香、穿心蓮、益母草、半邊蓮等。 但有些應在開花前採收, 如佩蘭、青蒿等;也有些是採集嫩苗, 如春柴胡等;而馬鞭草要在花開後采。 極少要連根挖出入藥, 如北細辛、紫花地丁等。 採收方法:割取或挖取。
葉類藥材的採收:一般在植物的葉片生長旺盛、葉色濃綠, 花蕾開放前採收, 如青葉、紫蘇葉、艾葉等品。 植物一旦開花結果, 葉肉內儲藏的營養物質就向花、果轉移, 從而降低葉類藥材的品質。 也有極少數葉類藥材宜在秋後經霜打後採摘, 如桑葉、銀杏葉等, 而枇杷葉則要在落葉後采。 採收方法:摘取、割取或拾取。
根及根莖類藥材的採收:當植物正在生長發育時,
根皮類藥材的採收:採收時期同根莖類。 先將根部從土中挖出, 然後進行砸打或搓揉使皮肉與木心分離, 如五加皮、遠志肉等根皮。
果實類藥材的採收:多數果實類藥材在果實完全成熟時採收, 如瓜蔞、黃梔子、薏苡仁、花椒、八角等;也有些要求果實成熟經霜打後再采,
種子藥材的採收:多數種子類藥材要在果實充分成熟、籽粒飽滿時採收, 如牽牛子、決明子、補骨脂、續斷子等。 一些蒴果類的種子, 若待果實完全成熟, 則蒴果開裂, 種子散失, 難以收集, 須稍提早採收, 如急性子、牽牛子、豆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