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特點 本病前期危害幼苗, 引致苗立枯。 病苗莖基變褐, 葉鞘及葉片出現雲紋狀病斑, 潮濕時患部出現蛛絲狀菌絲體, 有的糾結成菜籽狀茶褐色菌核。 後期危害地下部塊莖, 塊莖外纏有蛛絲狀菌絲, 部分塊莖下陷, 內部薑肉變為褐色、幹腐。 危害嚴重時可致薑塊大部分幹腐, 不能作種薑。
病原及發病特點 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黨n.〕。 病菌主要以菌核遺落在土中或以菌絲體、菌核在田間雜草或其他寄主上越冬。 菌核借助灌溉水等傳播, 萌發出菌絲進行侵染致病。 病部產生的菌絲借攀援接觸進行再次侵染,
防治方法
1、前作水稻紋枯病發生嚴重的稻田勿選作薑地。
2、精選薑塊, 剔除可疑種薑。
3、勿用稻紋枯病重的稻草作覆蓋物。
4、常發本病的地區齊苗後開始淋噴藥預防控病。 可選用50%田安水劑300~500倍液, 或5%井岡黴素水劑300~500倍液, 或農抗120水劑300~500倍液, 或28%多井懸浮劑600~800倍液, 或20%氟紋胺(望佳多)可濕粉800倍液, 或25%禾穗寧可濕粉1500~2000倍液, 噴施與淋施相結合, 交替施用3~5次, 隔7~10天1次, 前密後疏, 噴勻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