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如何診斷早老性癡呆

早老性癡呆屬於癡呆的一種情況, 這種類型的癡呆與傳統意義上的癡呆有些不同, 表現出來的症狀也會不一樣, 需要儘管一番診斷才能瞭解實際病情和程度, 進而規範的治療。 那麼, 如何診斷早老性癡呆?下面跟著飛華健康網小編一起來瞭解看看相關知識。

早老性癡呆症是當今世界的一大醫學難題, 早老性癡呆症是由於人的大腦細胞逐漸萎縮受損而造成的。 目前, 早老性癡呆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但大量的研究表明, 出現早老性癡呆症的患者其大腦內部分區域會出現代謝失常, 並最終導致腦功能的異常。

雖然早老性癡呆症真正出現癡呆症狀一般多見於老年人, 但是早老性癡呆症有可能在一個人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了, 早老性癡呆症的發病潛伏期可能會很長。 患有早老性癡呆症的人會出現語言、智力等方面的障礙。 據統計, 8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有3成的人患有早老性癡呆症, 但對它的治療目前還沒有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科學家們認為對早老性癡呆症最好和最有效的治療是提前作出診斷, 以便及時修補大腦的受損部位。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的新診斷技術, 是利用體外大腦掃描技術作為手段以便在早老性癡呆症出現症狀之前作出對早老性癡呆症的診斷。

研究人員首先給試驗病人注射一種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名叫FDBNP的新藥, 這種藥物可以通過血液迅速進入大腦, 找到大腦中的病變組織並沉積在哪裡。 同時, 再在體外使用PET設備對大腦進行逐層掃描, 這樣那些大腦發生病變組織就會在螢幕上呈現出特有的顏色, 從而幫助研究人員找到大腦的病變受損部位。 加利福尼亞大學醫學院的喬治巴里奧醫生樂觀地表示, 這種技術完全能夠幫助人們及早地知道大腦的受損部位, 而不必等到發病以後才能確定病變的位置。 目前這種診斷方法還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如果試驗成功的話, 醫生就可以利用這一最新的診斷技術在大腦組織受損較輕的時候及時對早老性癡呆症患者進行治療了。

Florbetaben作為未來的臨床工具得到應用, 也會是另人激動的事情, 未來的臨床研究目標將關注於如何減少腦中β澱粉樣蛋白水準。 這項研究得到了伯林的貝耳健康公司的資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