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根又名茄母、茄棵。 載《開寶本草》。 系茄科植物茄Solanum melongena L.的根和莖。 9~10月份, 全植物枯萎時連根拔起, 除去幹葉, 洗淨泥土, 曬乾。
【炮製方法】1.茄根取原藥材, 洗淨, 潤軟, 切段或厚片, 曬乾。
2.茄根炭《日用本草》:“燒灰。 ”《乾坤生意》:“燒存性。 ”現行, 取茄根片或段置鍋內用中火加熱, 炒至表面焦黑色, 內棕褐色, 噴灑清水滅去火星, 出鍋, 晾涼。
3.炒茄根《鮑氏小兒方》:“馬尿浸三日曬炒為末。 ”現行, 取茄根片或段, 置鍋內用中火加熱, 炒至表面棕黃色, 切斷面黃色, 出鍋, 放涼。
【飲片性狀】茄根呈不規則的橢圓形或圓形厚片或段。 根細小而彎曲, 主根不明顯,
【炮製作用】茄根性味甘、辛, 寒。 具有散熱消腫, 止血止痢的功能。 生茄根性偏寒涼以散熱消腫力強, 用於瘡癰腫毒, 腳氣水腫。 炒茄根緩和寒性, 便於粉碎, 多用於散劑。 茄根炭性偏收斂, 有止血、止痢、斂瘡的功能, 用於赤白下痢、血淋、凍瘡、齒痛, 既可搗粉外敷, 又可研末沖服或煎湯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