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綠又名銅青、生綠。 載《抱樸子》。 系銅表面經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後, 生成綠色鏽衣。 主含堿式碳酸鋼[CuCO3·Cu(OH)2]。
【炮製方法】《太平聖惠方》:“研。 ”《瘡瘍經驗全書》:“火上微煆。 ”《醫學入門》:。 水洗淨, 細研水飛, 去石澄清, 慢火熬幹。 ”《炮炙大法》:“以醋制銅生綠, 取收曬乾。 “現行, 將銅板放入高溫、潮濕的環境中, 或用醋噴在銅器上, 至表面產生青綠色銅銹時刮取, 乾燥。 用時除去雜質, 研成細粉, 過100目篩。
【飲片性狀】呈綠色或深綠色細粉, 光澤強, 印在指紋間呈灰綠色或綠灰色, 示粒徑不均一。 氣微, 味微澀。 能溶于水及酸, 不溶於乙醚。
【炮製作用】銅板經過特殊加工製成銅綠,
【炮製研究】鋼綠偶有內服, 其作用與其他銅類藥物相同, 現今多外用於瘡瘍腫毒, 在瘍面上有一定銅被溶出, 有較好的療效。 銅綠在明代以前有用天然孔雀石的。 如《醫學入門》記載“去石澄清”等炮製方法顯然足針對孔雀石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