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內心總是能透過他的行為動作體現出來, 身體語言無國界, 適用于任何文化背景下, 所以心理專家也通過研究人的行為動作來研究一些人的內心狀態, 專家經過多年研究得出一整套識別"身體語言"的小竅門, 讓你直接用眼睛"讀懂"對方的心理語言。
第一不停撥開臉頰旁的幾縷頭髮
表明這個人處在緊張或者調情的狀態中, 該動作的潛在目的是促使對方能看到自己的臉部和頸部, 化學作用正在進行中。
第二真笑與假笑的區別
這裡所指的假笑類似於那種打了肉毒桿菌之後, 神經在一定時間內不能控制面部肌肉活動的狀態,
第三眨眼
正常的眨眼頻率是一分鐘6到8次, 但是在緊張壓力之下, 眨眼的頻率會加強。
第四輕咬嘴唇
一個人在感到尷尬或者讓人難為情的境地會用輕咬嘴唇的方式舒緩自己的情緒。
第五刮鼻子
《木偶奇遇記》中主人公-匹諾曹說謊導致"鼻子長"的故事讓我們在首次將鼻子與說謊聯繫起來,
第六點頭的學問
當點頭次數達到3次的時候, 傾聽者會感應到你的認可, 並延長談話的興趣。 當你感到十分無聊, 但又必須禮貌表示尊重的時候, 點一下頭就可以了。
第七閉眼
閉眼、或者將雙眼蒙上的時間超過眨眼的時間的時候, 表明這個人想要逃避某些視覺, 也是頭腦下意識遮罩讓你不快、感到威脅事物的一種反應。
第八低頭凝視
該動作表明你對於溝通物件的一種同情和理解, 通常在與小朋友的交流中出現頻率較高。
第九抬頭看空中還是眼睛瞟四周
在回憶的時候看對方是否想起了什麼?即便他不說, 你也能從他的眼神中看出幾分。 專家建議, 不妨留意對方眼神飄落在何處, 倘若他的眼神向天空尋覓, 估計還是在苦思冥想過程中;然而倘若他眼神瞟旁邊, 必定是想起了什麼, 只是不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