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來案云云,
臂疼當系因熱。
而愚再三思之,
其原因斷乎非熱。
或經絡間因瘀生熱,
故乍服辛涼之品似覺輕也。
蓋此證純為經絡之病,
治之者宜以經絡為重,
而兼顧其臟腑,
蓋欲藥力由臟腑而達經絡也。
西人治急性關節疼痛,
恒用阿司匹林。
然用其藥宜用中藥健運脾胃通行經絡之品輔之。
又細閱素服之方皆佳,
所以不見效者,
大抵因少開痹通竊之藥耳。
今擬一方於下:
于白術(此藥藥房中多用麩炒殊非所宜,
當購生者自炒熟,
其大小片分兩次炒之軋細)取淨末一兩,
乳香、沒藥(二藥須購生者軋成粗渣,
隔紙在鍋內烘融化,
取出晾乾軋細)各取淨末四錢,
朱血竭(此藥未研時外皮作黑色,
若研之色若朱砂者方真)研細三錢,
當歸身(紙裹置爐旁候幹軋細)淨末七錢,
細辛、香白芷細末各錢半,
冰片(用樟腦升成者,
不必用梅片)、薄荷冰細末各三分,
諸藥和勻,
貯瓶密封。
每服一錢半,
絡石藤(俗名爬山虎,
能蔓延磚牆之上,
其須自粘於壁上不落者方真)煎湯送服,
日兩次。
方中之義:以白術健脾開痹為主(《神農本草經》謂白術逐風寒濕痹),
佐以白芷去風,
細辛去寒,
當歸、乳香、沒藥、血竭以通氣活血,
冰片、薄荷冰以透竅即以通絡。
且脾主四肢,
因其氣化先行於右(右關候脾脈是明證),
故
右臂尤為脾之所主。
丁氏《化學本草》謂沒藥善養脾胃,
其溫通之性不但能治氣血痹疼,
更可佐白術以健補脾胃,
故于此證尤宜也。
至阿司匹林,
初次宜服半瓦,
以得微汗為度,
以後每日服兩次,
撙節服之,
不必令其出汗,
宜與自製末藥相間服之,
或先或後皆可。
【來源】鹽山·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