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維護呼吸機能:保持呼吸道通暢, 防治肺部感染, 應按時翻身、變換體位、協助排痰, 必要時作氣管切開, 如呼吸功能不全、可酌情作輔助呼吸。 注意保暖, 必要時予以抗生素。
(二)褥瘡的防治:
1、褥瘡的預防和護理
(1)避免局部受壓。 每2小時翻身一次, 動作應輕柔, 同時按摩受壓部位。 對骨骼突起處及易受壓部位可用氣圈、棉圈、海綿等墊起加以保護。
(2)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對大小便失禁和出汗過多者, 要經常用溫水擦洗背部和臀部, 在洗淨後敷以滑石粉。
(3)保持床面平坦、整潔、柔軟。
2、褥瘡的治療與護理。 主要是不再使局部受壓,
(1)局部皮膚紅腫、壓力解除後不能恢復者, 用50%酒精局部按摩, 2~4次/d, 紅外線照射10~15分鐘, 1/d。
(2)皮膚紫紅、水腫、起皰時, 在無菌操作下抽吸液體、塗以龍膽紫、紅外線照射2/d。
(3)水皰破裂、淺度潰爛時, 創面換藥, 可選用抗生素軟膏, 覆蓋無菌紗布。
(4)壞死組織形成、深度潰瘍、感染明顯時, 應切除壞死組織, 注意有無死腔, 並用1:2000過錳酸鉀或雙氧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進行清洗和濕敷, 傷面換藥, 紅外線照射。 創面水腫時, 可用高滲鹽水濕敷。 如創面清潔、炎症已消退, 可局部照射紫外線, 用魚肝油紗布外敷, 促進肉芽生長, 以利癒合, 如創面過大, 可植皮。
(三)尿瀦留及泌尿道感染的防治:尿瀦留階段, 在無菌操作下留置導尿管,
(四)預防便秘:鼓勵病人多吃含粗纖維的食物, 並可服緩瀉劑, 必要時灌腸。
(五)預防肢體攣縮畸形, 促進機能恢復:應及時地變換體位和努力避免發生屈曲性癱瘓。 如病人仰臥時宜將其癱肢的髖、膝部置於外展伸直位, 避免固定於內收半屈位過久。 注意防止足下垂, 並可間歇地使病人取俯臥位, 以促進軀體的的伸長反射。 早期進行肢體的被動活動和自主運動, 並積極配合按摩、理療和體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