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行神經質症檢查 營造環境是前提

營造有利於交流的環境, 是雙方共同合作的結果, 醫生要營造合適交談的壞境和氣氛, 也要注意語言之間不要刺激患者, 也要給予支持、理解, 尊重。 而患者也需要對醫生給予足夠的信任, 主動積極地合作, 對自己的病情經歷等等狀況不能隱瞞。

一、醫生

情緒穩定原則

首先, 應該確保患者處於一種安靜的狀態中, 除了患者和治療者兩人外沒有其他人在場, 使精神病患者感覺到安全和被尊重, 避免突然中斷談話。 其次, 在精神病患者就坐時, 應該確保有多個座位供選擇, 這樣患者可以選擇令自己舒服的座位,

根據此種現象還可以判斷精神病患者是處於一種什麼樣的心理狀態。 最後, 對精神病患者要詳細介紹下治療者, 保持一個身份平衡的狀態。

言語適當原則

在與患者交談中, 要以開放性話題為主, 主導整個談話的過程, 使病人集中在相關話題上, 不能過多的糾纏於細枝末葉, 導致頭緒不清楚, 要採取一些技巧來引導病人講述要點。 另外, 要特別注意一些肢體上的非言語表達, 可運用這種方式來鼓勵患者。

理解與支持原則

諮詢人員對來訪者的語言、行動和情緒等要充分理解, 不得以道德和個人價值的眼光評判對錯, 要幫助來訪者分析原因並尋找出路, 這樣才能引導患者說出更多與病症有關的事情,

才能正確地判斷諮詢者是否真的患有神經質症, 其程度嚴不嚴重。

二、病人

信任原則

前來檢查的人必須要給予醫生足夠的信任, 主動積極地與醫生交流, 對於醫生所問的問題, 儘量採取合作態度, 不要採取抗拒和抵制的態度, 不正確的態度會讓檢查的時間延長, 也會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穩定情緒原則

患者在訴述自己的感情和經歷的時候, 要儘量平復自己的心情, 不要過於激動, 這樣不利於交流, 也不利於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傳達給醫生, 最終影響檢查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