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束縛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是最大的牢籠, 心的自由是最大的自由。 有束縛就會有情緒, 這時我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投射, 投射到丈夫孩子身上, 投射到一切名相。 這時候記著“我是一切的根源”“外面沒有別人, 一切都是自己的映射”, 你會說“我才不會象他那樣, 我才不會那樣做, 那和我沒關係——”你就硬把它當作自己的投射, 試試看, 會發生什麼?結果會讓你意料不到, 甚至會讓你為自己剛才的想法感到慚愧。 所有的一切都是心的造作。
我們看到牡丹是紅的, 就會認為所有的牡丹都應該是紅的, 別人怎麼能說牡丹是白的?要看到那是“我們自己的紅牡丹”,
一位學員分享說:特別在意老公的一言一行, 為此很糾結提心。 大楊的點拔:在意別人對你怎樣, 它的真相是:愛的匱乏。 沒有愛有問題麼?耽誤你吃飯睡覺麼?沒有愛想要愛才有問題。 看到自己想要也沒問題, 當你看到真相、內在誠實的去表演, 愛不愛的無所謂, 別人也就真的經歷愛了。 愛是可以做出來的。 讓有你的地方都有愛, 讓你的愛象陽光一樣撒滿你在的每一個角落。
如果你還在要別人認可欣賞你, 你永遠也不會認可欣賞自己;如果你還在要別人愛你, 你內在永遠也不會有愛, 永遠也不會愛自己。 記住外面沒有人愛你, 只有自己才能好好的愛自己。
一位學員說:擔心自己老公會外遇, 又覺得自己的擔心很不對, 因為‘擔心什麼就會有什麼’, 很痛苦。 大楊就左右手交替做打自己臉狀, 大家大笑的同時很明白的看到了她是怎樣折磨自己的了。 他說靜心的必要就在於此:一、念頭無所謂好壞, 不思善不思惡。 不批判念頭, 讓它流過就沒什麼。 二、看住自己的心。 念就是風, 自性是如如不動的, 看著它, 它就不會興風作浪。 你知道自己有情緒, 允許它而不是壓抑它, 可你又不會跟隨情緒, 你仍然能做到淡定。
只要有糾結, 就一定有一個真相未被揭露——醜陋的真相, 要在那一刻認出它。
看到自己沒有放下, 就是放下;看到自己不完美就是完美了。 這就是道。 好玩不?孔子說“飽食終日, 無所用心”, 這是在說沒有心的人;孔子又說要“心不在焉”, 就是當你找到心的時候就不要用心了, 無心便是道, 這個心指的是“心的造作”。
又一位學友說:“我高級班畢業了特別不開心, 更自卑了。 別人都和你打成一片, 我特別羡慕, 可我從初級班到高級班就不敢向你提問, 我害怕你, 是敬畏。 感覺自己的坑洞特別大, 今天就痛哭了一場。 ”
“覺得現在鬆動些沒有?”
“我現在敢發言, 肯定是鬆動了, 可我怕將來又會回到原來的樣子……”
“看到沒有跑到了未來?”大楊笑眯眯的面向大家。
“因為以前已經有這種經驗了”
“看到沒有又跑到了過去?”(大家哈哈大笑)
“你不是說體驗完就穿越了麼?”
“有時候體驗一次不行”, 他仍然保持剛才的姿態和笑眯眯的神態。 太精彩了!所有人都笑了, 覺得這一次來得太值得了。 “我就體驗過N次了, 大石塊沖走了, 還會有小點的石塊, 還會有泥沙”, 那位學友感激的點頭。
“對你來說, 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反復的確認自我價值感。 這種事我做不好, 只是缺少經驗, 我依然是有價值的是美好的, 依然和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 當你失敗的時候你會覺得很心痛、無力、挫敗。 不斷的擴充自我價值感, 反復的練習, 就會強壯起來。 ”——哇, 所有的這些怎麼都像是說給我聽的?有幾個月沒來完形,
一位學員分享:覺得老公特別不負責任, 象個小孩子一樣打遊戲看電視, 什麼都不管不問, 他甚至都不想做那個“好”的。 我爸爸雖然脾氣大, 但他什麼事都關心……“所有人都想做‘好的’, 這是人這種動物的DNA決定的”, 大楊說。 “真的麼?”“你在問誰呢?”大楊說, “問我, 我就說是的, 問你——”“覺得他就不想做個好丈夫、好父親”“慶彬過來, 躺在這裡”大楊叫拿話筒的工作人員躺在她面前扮丈夫, 又叫一位男學員站起來扮爸爸。 對比立刻出來了:一個站著, 高大威武, 一個躺著, 象一灘爛泥, 象扶不起來的劉阿斗。 “你覺得他躺在這裡什麼都不提勁, 也不想做好的, 心裡好受嗎?”“不好受”“那你說他為什麼不去做?”“不知道”。 “猜一猜,憑你的想像猜猜”。學員遲疑著猜測:“可能我和婆婆都是愛負責的人,家裡沒有什麼事他需要負責了吧?”“嗯,還有呢?”“可能是怕我挑剔”“嗯,還有呢?”“……”學友不知道了。“你沒有看到這個生命的苦。是因為你也沒有看到自己的苦。等你看到了自己的苦,就看到了老公的苦、孩子的苦、父母的苦,所有人的苦。看到了苦,心就會軟下來,就會有一份愛流向這個生命,就會療愈這個生命……”“愛是唯一療愈生命的良方”,他說起大女兒小時候受傷害特別深,所以常找事治媽媽、治妹妹,這麼多年源源不斷的愛流向她,她的變化讓人越來越欣慰……
又借一位學員的分享說起“A-B-C-D法則”,“從A或B都可以到達C或D,關鍵是內在誠實,都可以達到一個好的結果。”“我怎麼知道哪一個結果是好的呢?”學員問。“真相是:結果沒有好壞之分,好壞看你是否接納,怎麼看。”(哈哈,所有人都笑了,原來如此呀)“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相對的世界,怎麼會有一個絕對的好壞?”我為大兒子上中專又釋懷許多。
“猜一猜,憑你的想像猜猜”。學員遲疑著猜測:“可能我和婆婆都是愛負責的人,家裡沒有什麼事他需要負責了吧?”“嗯,還有呢?”“可能是怕我挑剔”“嗯,還有呢?”“……”學友不知道了。“你沒有看到這個生命的苦。是因為你也沒有看到自己的苦。等你看到了自己的苦,就看到了老公的苦、孩子的苦、父母的苦,所有人的苦。看到了苦,心就會軟下來,就會有一份愛流向這個生命,就會療愈這個生命……”“愛是唯一療愈生命的良方”,他說起大女兒小時候受傷害特別深,所以常找事治媽媽、治妹妹,這麼多年源源不斷的愛流向她,她的變化讓人越來越欣慰……又借一位學員的分享說起“A-B-C-D法則”,“從A或B都可以到達C或D,關鍵是內在誠實,都可以達到一個好的結果。”“我怎麼知道哪一個結果是好的呢?”學員問。“真相是:結果沒有好壞之分,好壞看你是否接納,怎麼看。”(哈哈,所有人都笑了,原來如此呀)“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相對的世界,怎麼會有一個絕對的好壞?”我為大兒子上中專又釋懷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