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味鹹, 性寒。 主要作用有清熱解毒、平肝息風、涼肝明日, 下面就向大家詳細介紹羚羊角作為寒涼藥的具體功效。
1、清熱解毒:對溫病、瘟疫、瘟毒所致的高熱神昏, 譫語發狂等證, 可以羚羊角配合生地、元參、生石膏、寒水石、銀花、連翹、黃連、大青葉、郁金、天竺黃、遠志、菖蒲等同用。
2、平肝息風:對高熱性疾病所引起的高熱抽搐, 咬牙吊眼, 頸項直視, 四肢拘急以及小兒驚風、子癇(妊娠期間抽搐、咬牙等)等證, 可用羚羊角配合藤、全蠍、蜈蚣、白芍、赤芍、黃芩、白蒺藜、防風、天竺黃、膽星、生地等同用。 常用方如羚羊藤湯(羚羊角、桑葉、川貝母、生地、釣藤、菊花、白芍、甘草、竹茹、茯神木)等。
3、涼肝明日:對肝熱目昏, 目赤腫痛, 視物不清等症, 可以羚羊角配黃芩、黃連、梔子、元參、菊花、白蒺藜、柴胡、石斛、地骨皮、木賊草等同用。 犀角涼血解毒的作用勝於羚羊角, 偏用於心熱神昏、血熱發斑。 羚羊角涼肝熄風的作用勝於犀角, 偏用於平肝熄風, 涼肝明目。
羚羊角多銼研為細粉使用, 用量一次可用二至五分, 隨湯藥沖服。 如用羚羊角片煎湯服, 一般常用五分至一錢, 另煎放入湯藥內服。 非溫熱、瘟毒重症及肝經無熱者均不用。
羚羊角貨源少、價昂貴, 是大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