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火鬱發之治癒牙齦腫痛

以玄參清熱解毒為主藥, 伍生地育陰潛陽瀉相火, 佐加細辛、升麻, 升陽解毒, 川牛膝, 導熱下行, 一升一降, 引雷龍之火歸本源。 五味藥物相合, 專治療風火上攻之牙痛, 療效卓著。

案1

陳某, 男, 58歲。 自述牙齦腫痛一周餘。 曾予抗生素輸液治療3天, 療效甚微, 仍疼痛不已, 寢食難安。 刻診見:頭面焮痛, 牙齦左側鮮紅腫甚, 無潰爛。 二便尚可。 舌紅苔黃, 脈洪滑數。 證屬風火上擾。 治以清熱涼血, 瀉火解毒。 處方:玄參30克, 生地12克, 細辛3克, 升麻9克, 黃連9克, 白芷12克, 川芎12克, 甘草3克。 3劑, 水煎服, 日3劑。 1劑後腫痛減, 3劑後諸症悉平。

案2

趙某, 男, 67歲。

自述牙齦腫痛5天。 曾予甲硝唑輸液治療3天, 療效不明, 疼痛劇烈。 刻診見:牙齦漫腫, 淡紅腫不甚。 大便幹。 舌紅絳, 苔少, 脈細滑數。 證屬陰虛火旺。 治以養陰清熱, 瀉火解毒。 處方:玄參30克, 生地30克, 細辛3克, 升麻9克, 黃柏9克, 知母30克, 蒼術12克, 懷牛膝15 克, 甘草6克。 5劑, 水煎服, 日1劑。 2劑後痛減, 5劑後牙痛消失。

玄參在《本草正義》中謂:“稟至陰之性, 專主熱病, 味苦則泄降下行, 故能治臟腑熱結等證。 味又辛而微鹹, 故直走血分而通血瘀。 亦能外行於經隧, 而消散熱結之癰腫。 ”《辨證錄·牙齒痛門》記載:“吾實有統治火之法, 方用治牙仙丹, 玄參一兩, 生地一兩, 水煎服。 ”《本草綱目拾遺》中載細辛:“下稟少陰, 上交於心, 工於疏風散寒, 開竅止痛。 ”《本草衍義》亦有:“治頭面風痛, 不可缺此。

”升麻在《本草新編》解:“入手陽明、太陰二經, 能辟疫氣, 散肌膚之邪熱, 止頭、齒、咽喉諸痛。 ”

該方特色在於佐用細辛、升麻, 充分體現了《素問·六元正經大論》提出的“火鬱發之”之意。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