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蛹蟲草栽培嚴防雜菌污染

蛹蟲草別名北冬蟲夏草, 北蟲草、蛹草。 寄生於夜蛾科多種昆蟲的蛹上。 中藥材的蛹蟲草實際上是昆蟲蛹與真菌子實體的複合體。 目前, 冬蟲夏草人工栽培有較大難度, 而蛹蟲草栽培較容易, 且二者藥效基本相同, 故蛹蟲草已成為冬蟲夏草的最佳代用品。 現代醫學證明, 蛹蟲草有抗疲勞、耐缺氧、抗衰老作用, 特別是具有明顯的增強非特異性免疫系統功能的作用。

菌種製作:培養液的組成:玉米粉2%, 葡萄糖2%, 蛋白腖1%, 酵母粉0.5%, 磷酸二氫鉀0.1%, 硫酸鎂0.05%, 水94.35%。 培養液分裝入500毫升錐形瓶內, 每瓶裝100~150毫升。 在0.147兆帕(1.5千克/平方釐米)壓力下滅菌30分鐘。

接種蛹蟲草母種後, 進行搖瓶培養, 每分鐘搖瓶150次, 控溫在22℃~25℃。 培養96小時後菌液變為深棕紅色, 並有蟲體濃郁香味時, 即可用於感染蠶蛹。

床架設置:蛹蟲草培植最好在室內床架上進行。 床架可分多層, 每層四周用木板或竹片做擋板, 床寬60釐米, 長不限。 床上鋪薄膜, 膜上放5~7釐米厚培養土(培養土組成為:林下沙壤土60%, 菜園腐殖土30%, 雜木屑10%。 含水量50%~60%)。

排蛹接種:將蛹均勻排放於床上, 蛹間距2釐米左右, 將瓶內菌液稀釋5~8倍, 裝入噴霧器內噴灑於蛹體上, 1天內分多次噴完。 然後覆沙壤3~5釐米, 上蓋地膜保溫。

發菌期管理:控溫在15℃~20℃, 空氣相對溫度為60%~70%, 讓菌絲在蛹體內自然生長, 直至長滿整個蛹體。

發生期管理:控溫在20℃~25℃, 空氣相對濕度為85%~95%。

細霧常噴, 保持土壤潮濕。 每日夜間揭膜通風, 白天蓋膜並給予強散射光。

蛹蟲草培殖期內, 應嚴防老鼠及螞蟻等的危害, 並保持室內空間、床架及培養材料的衛生, 嚴防雜菌污染。 發現雜菌污染時, 應及時清除。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